如此情況,正中了曹正淳的算計。
他竟然提出要放了朱無視,并且追殺對方,在過程之中將其殺死,自然是有著足夠的自信。
而這份自信,來自于朱無視在天牢之中所受到的待遇。
被關押在天牢之中多日,每日只給少量食物,雖然能夠維持朱無視的生存,但卻不可避免地會使其狀態下降。
更何況還有那九根龍頭釘,定住朱無視九處要害。
別看現在都已經被拔了出來,但這九根龍頭釘造成的損傷,卻不可能是這么短的時間之內就能恢復的。
這雙方都是三宗師,實力并無明顯差距。
這一點,在過去雙方之間多次的碰撞之中都足以證明。
但眼下,一個忍饑挨餓數日,還深受損失。
一個神完氣足,完全處于全盛狀態。
兩人雖未交手,但勝利的天平就早已經傾斜。
雖然這種做事方法十分卑鄙,但事關自己的性命,曹正淳根本不在乎這些。
若不是擔心朱無視實力下降太狠,會被京城或者是皇宮之中的其他高手追上,曹正淳都想提前在朱無視的飯食之中下點毒藥。
雙方一前一后,一追一趕。
京城很快就被二人遠遠的甩在背后。
曹正淳并不在意朱無視跑的有點遠,對他來說,遠一點反而還好,避免被人找到。
恰好,朱無視也是這么想的。
兩人足足跑了半個時辰的時間,最后,朱無視直接跑到長江的江面上,伸手一指,一道極寒指力飛出,將一小片的江水化為冰面。
隨即雙腳踏在那冰面之上,隨波逐流。
而曹正淳也在頃刻之間趕來,抓住江邊一棵枯枝,甩入江中,隨即腳踏枯枝,順著江水也一同追了過來。
傳說少林寺的開派祖師達摩,曾在長江邊上,化緣得來一桿蘆葦,甩入江中,腳踩蘆葦過江。這便是江湖上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葦渡江之典故。
這個典故之所以能流傳甚廣,一方面是因為做出這件事情的人是少林寺的開派始祖,各國的少林寺都幫忙宣傳,自然能流傳開來。
另一方面,就是因為達摩祖師度過的是長江。
長江流水之急,之兇猛,天下皆知,而長江之寬度,也遠勝一般的江河。
因此世人都知道這么做的難度。
若換作是普通的,一條水流平靜又比較狹小的河流,隨便一個先天都能踏水而過,此事也就不會流傳開來了。
如今朱無視和曹正淳所為,也是一般無二。
可見昔日那位達摩祖師,在渡江之時,只怕也是相同修為。
不過達摩祖師那時候所面對的,僅僅只是一群追兵,其中并無高手。
而朱無視和曹正淳,卻需要在這片江面上,對付一位同級別的強者。
朱無視凝冰入江,中間根本沒有任何停頓。
反倒是曹正淳,先在岸邊尋得一節枯枝,雖然用時極短,但終究是差了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