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明神武典,勝負才分
匯聚于一點的罡氣,并沒有多厚,僅僅只有四尺左右,相比較石觀音的六尺罡氣,薄了三分之一。
但若是論起防御力,絕對是遠勝石觀音那六尺罡氣。
石觀音修煉的天武神經,只是真氣渾厚。
而曹正淳的天罡童子功,所修煉出來的真氣質量本來就極高,而且本來就是專修罡氣的絕學,凝聚出來的罡氣自然強橫堅硬。
如果說石觀音的罡氣是一塊巨石,那么曹正淳罡氣,便是一塊鋼鐵。
四尺鋼鐵,自是比六尺巨石更加堅硬。
朱無視也不想,手中凝聚的冰火之力,突然一甩,竟化作一道弧形,轟向曹正淳身側,而不是直接攻擊曹正淳面前的罡氣凝聚之點。
但曹正淳開發出來的萬川歸海,也絕非簡單,瞬息之間,那罡氣凝聚點便轉移到身側,剛好就在在朱無視的攻擊之處!
兩股力量瞬間碰撞在一起,紅白之光展現出強大無比的熾熱和冰寒之力,使得曹正淳腳下的地面,都在同時呈現出焦黑和霜凍的異象。
遭受這種攻擊的罡氣凝聚點,自然也有所損傷,但損傷極小,只不過是從四尺被削弱到了三尺半而已。
想要完全突破其防御,還差的很遠呢!
曹正淳雖然不擅長攻擊,但在這種情況之下,也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朱無視任意施為,頂著那紅白之光的攻擊,卻沖向朱無視。
朱無視只好將雙拳分開,隨即舞動著這一雙熾熱與冰寒的拳頭,和頂著罡氣防御的曹正淳,展開了激烈的近身戰斗。
雙方拳來腳往,雖然論場面,遠不如剛才在江面上對峙來的聲勢宏大,但也是極為驚人。
兩位三宗師的出招速度皆是極快,乍一看,仿佛這兩個人都長出來了六只手,八條腿一般,交鋒之中,殘影重重,讓人眼繚亂。
但也可以看得出來,不善于進攻的曹正淳,在招式方面遠不如朱無視,只不過他頂著強大的罡氣防御,就好像穿了一件無形鎧甲,根本不懼對方的任何招式,因此才能始終維持不敗。
反觀朱無視,出招精妙,雙拳上籠罩的熾熱與極寒,綻放出無與倫比的神威,尤其是當這雙拳合一之時,釋放出來的紅白光輝,甚至只有曹正淳的罡氣凝聚之點能夠抵擋。
不過,曹正淳也是厲害,無論朱無視進攻哪里,那凝聚之點,都能夠瞬息即至,可以說是心隨意動,反應速度快的出奇。
因此他的防御,才能始終不敗。
但是在招式的比拼之中,明顯落于下風的情況,也是讓曹正淳心頭暗怒,不由得出聲譏諷道:“好一個忠心耿耿朱鐵膽,竟敢偷學皇室至高秘籍,你莫非是想謀反嗎!”
朱無視朗聲道:“曹公公眼了,我這一招,只不過是江湖上流傳甚廣的純陽指,玄陰手而已。”
“哼!咱家就算再眼,也認得這一招明神武典中的‘銀河重光’!”曹正淳冷哼一聲,道。
所謂的皇室至高秘籍,也就是明神武典,乃是大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的絕世武功,其原本是明教至高絕學。
當然,說的不是現在這個被趕到大明國東南角,傳承丟失嚴重的明教。
經歷過那個異族肆虐時代的人,應該都還記得,昔日的明教是何等的強大。
這個強大教派會在民間選擇一種具備日月奇特命格的人,傳授武功,悉心培養,而這種人往往在最后,都能夠坐上明教教主之位。
歷代明教教主都以自身的奇特命格和明教傳承武學為核心,進行拓展和研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武學體系,統稱為明神武典。
每一任教主的明神武典都各有不同,但都是以日月為核心。
朱元璋不巧,正是身具奇特命格,而且是日月為一體的存在,在學會明神武典之后,也根據自身的經歷和特點,自創了一套獨屬于自己的明神武典。
此套武功,必須要具備命格才能修煉,在朱元璋的子嗣里面,僅僅只有朱棣具備這樣的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