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秀瞪大了眼睛,一時間大腦一片空白。
她消化了一下寧送君這句話的意思,然后禁不住十分失態地咽了一口唾沫。
“師父,您的意思是說……當初您成就劍圣之名的那一戰,其實真正出手的人,是王妃?”
沒有修為的王妃,才是當初成就劍圣之名的那個人?
這要是說出來,絕對是能夠讓整個大魏舉世皆驚的離譜事情!
但徐月秀仔細一想,卻覺得居然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若是熟悉寧送君,就會知道,這位劍圣的性格,其實十分和善,相當的好說話,絕非嗜殺之人。
然而當年內亂,劍閣死傷慘重,以至于差點一蹶不振,但后來,寧送君卻聽了薛啟的遺言,將前來協助崔巍山的宗門放過了大半。
若說是為了種種權衡,但前后行事風格也確實相差甚大。
如果當時出手的是另外一個人,反而更加合理一些。
但這里又有了個更大的問題——
既然寧采庸有修為,并且當年就那么高了,如今又為何會又變成了凡人?
寧送君從前其實也不懂。
在劍閣內亂之前,長姐才是那個世無其二的絕世天驕,他不過只是那個被長姐照顧,老實巴交的跟屁蟲小弟。
內亂之后,長姐就好像忘記了一切,甚至連自己的修為也忘記了。
她隨身佩戴的小木劍掛墜,是當年她抓周的時候抓到的。
抓周抓周,向來是以抓周之物,當做小孩的志向。
無論民間還是仙宗,習俗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在劍閣這樣以劍修和鑄劍師為主體的宗門。
放置的抓周物,又怎么可能只是一件普通的小木劍?
此劍,名為“流虹”,乃是寧無珍從一處上古遺跡之中取得的寶劍,因神物自晦,其品級無法堅定,不過以他的經驗來判斷,應當至少是一件主接近箴品的神兵。
只不過這把劍始終沒有與任何人共鳴,寧無珍才想著,讓自己的女兒試一試。
名為抓周,實為認主。
只是從內亂之后,寧采庸卻將這小木劍,當成了單純的護身符,從此塵封,再也沒有取出來過。
寧送君后來殺薛啟的時候,才知道當初劍閣內亂時,寧采庸手中的劍飲血而壯,似乎生出靈智,并引導她去過天門!
從那之后,寧采庸就如同變了一個人,雖然還是一樣的溫柔又可靠,可全身修為盡失,且再也沒有任何對于修行之事的認知。
寧家父子兩個害怕天門當中或許有令人諱莫如深的事情,讓寧采庸忘掉了一切,如果再想起來,恐怕會出現對寧采庸不利的情況,因此三緘其口,再也沒有提起過內亂之前的事情。
所幸寧采庸雖然天資卓絕,但在那之前,因為性格與長相的緣故,一直長在閨閣當中,只有一點絕色風姿的消息在江湖之中流傳。
因而,寧送君將寧采庸當時所做的事情全部攬下來,倒也沒有任何破綻。
從此以后,寧送君“小劍圣”的名聲鵲起,一舉成名。
寧采庸則變成了人人向往的“天下第一美人”,被后來的顧于野求娶,而她沒有修為的事情,也變得人盡皆知。
維持著她溫柔良善的性格,過著相夫教子的平凡日子,好像一輩子都會如此。
只是近些年來,寧采庸因為顧芳塵的事情,愈發地偏執,乃至癡狂。
其他看到的,是一個溺子成癡的母親。
而寧送君看到的,并非寧采庸的改變,而是……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