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所屬的“譚淵”勢力,在原本的游戲當中,十分神秘,傳承古老,唯有亂世之時入世,其余時候不見蹤影。
但在現在的顧芳塵看來,這些未知的信息,都有著明確指向。
結局之外沒有解開的謎題,便代表著給顧芳塵提供的“傳道者”們的線索。
因此,玩家視角的存在,也代表著一支傳道者的勢力。
而背后,應當就是“衡常”。
這就是為什么寧采庸說,“衡常道主”選中了顧芳塵。
換而言之,“衡常道主”,也是一個傳道者,但是從寧采庸臨走前留下的信息來看,有一部分傳道者發現了“道”是寄生蟲的事實,選擇了與其對抗。
當初顧芳塵所聽到的,看到的,便是傳道的過程。
而顧芳塵當初打出來的所謂真結局,其實應該也是一個壞結局,代表著玩家同樣也成為了新的傳道者,有可能是接過了“衡常道主”的“道”。
因而,來自“譚淵”的道具,實際上,便是來自傳道者。
眾所周知,要用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顧芳塵尚且不知道這個占據了顧元道身體的傳道者有什么樣的本事,但他已經能夠確定,對方一定沒有超出這個世界規則的力量。
否則的話,也不必跟著他一路了。
不過,這家伙目前的境界實力,至少和國師大人相當,因而他也絕對不可貿然行動,必須要等到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雖然【血替童子】想要生效,只需要一個明面上的條件。
那便是需要作為施術對象的兩個人身上的血,只要將兩者的血液涂抹在這瓷娃娃上,就能夠發動替換兩者因果的術法。
當初,顧芳塵便是如此,替換了自身和那個被寧送君操控的五品宗師之間的因果,將必死的致命傷,換到了對面身上。
而今,這情形又如何相似。
顧芳塵手上恰好又有顧元道的血。
只是【血替童子】能夠承載的因果終究有限,殺一個二品,就是極限了,只有一次使用的機會。
他本來是想拿來對付顧于野和顧元道的,沒想到如今卻成了對付這個傳道者的武器。
但僅僅是這樣,是無法將這傳道者完全殺死的。
以顧元道的血,替換的因果,自然也是顧元道的,而不是附身于其上的某個人。
否則當初寧送君也得直接去世。
所以,顧芳塵故意惹怒般若蓮月,讓她對自己出手,再度毀滅肉身。
一方面,是需要足夠致命的傷勢,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轉移那傳道者的注意力,將他騙到這迦樓羅遺跡當中,利用封印這片遺跡的陣法,封印住那傳道者的因果,讓他徹底被捆綁在這具身體當中!
世人找不到迦樓羅,就是因為這片依托于“無量泉”的大型陣法。
而這個陣法,一定達到了一品。
否則,無法讓整個迦樓羅都仿佛徹底消失在這世間一般。
唯有這樣一個陣法,才能夠完全封住一個無限接近一品實力的修士。
顧芳塵也是在此刻,明白為什么當時摩訶無量會說“往因天晷”死得其所了。
以正常方式,是很難立刻控制住一個一品陣法的。
即使這個陣法如今已經殘破,但也是實打實的一品。
因此,他將用“往因天晷”作為陣眼,先布置二品的“天道歸真”陣,逆轉因果,賦予這個一品陣法必定開啟的結果,而后倒果為因,強行推演靈紋,進行驅動。
但話又說回來,以他現在的神道修為,也是不足以布二品陣法的。
所以,他又需要另外一個跳板。
這個跳板,就是他體內的一百零八枚鎮魔釘。
鎮魔釘本身,就是陣法的好材料,如此,才能塑造出一具上限極高的軀體,才會有“窳敗公”這個二品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