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圖瑪和青蠻之間雖然關系一般,但畢竟不是沒有來往,偶爾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稱得上和平的,至少對于青蠻的最高禮儀,他們不至于不清楚。
此刻他們都看的明明白白,那青蠻來的天薩,對顧芳塵行的禮儀,絕對不是對一個使者的禮儀。
作為“天神”的使者,理論上的地位,應該僅次于“天罰”蘇勒,但不應該越過去。
青蠻對于蘇勒的崇敬,早就已經和“天神”比肩了。
除非是真的“天神”下凡了,否則斷然不會能有第二個人,可以享受到和蘇勒一樣的地位釣魚。
但是此刻,那青蠻天薩,卻是實實在在在用對待“天神”的禮節,向顧芳塵行禮!
這已經完全超出了“天神”使者這個身份應該有的待遇。
那些留在外圍等候的伐圖瑪人,見到這一幕之后,先是驚訝地面面相覷,而后,便是諱莫如深,心照不宣地閉上了嘴巴。
這天薩的行為,絕對是有蘇勒許可的。
否則,就等同于叛逆。
而以顧芳塵的身份……本來就是弒君叛國的罪人,再叛一次,好像也沒什么問題。
伐圖瑪人并不知曉顧芳塵和丁行風、蕭盈好之間的關系,否則一定覺得這想法更加合理了。
顧芳塵本身就已經足夠強,伐圖瑪、度母教現在都等于掌握在他手上,再有掌握著大魏邊境軍隊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的支持,他現在當場起兵也完全有可能。
但不管蘇勒知不知道這件事,他們只管閉嘴,就當做沒看見。
蘇勒知道,那顧芳塵是“天神”再臨,他們更要恭恭敬敬。
蘇勒不知道,那顧芳塵可能就是下一個雄主,他們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自然不能顯得有意見。
萬一這家伙是故意試探他們態度呢?
到時候他們一表現出異常,顧芳塵立馬摔杯為號,八百刀斧手就一擁而上把他們全砍了……
雖然顧芳塵可能沒有八百刀斧手,但是“情”道的人,至今還潛伏在皇宮里面,他們到現在也還沒有把人抓出來,這威脅性,可比刀斧手大多了。
四周人眼觀鼻鼻觀心,當做沒有看見一樣,等著顧芳塵吩咐完事情,才上前問候般若蓮月。
雖然是顧芳塵出面拿下了伐圖瑪,但是名義上,依舊是般若蓮月以末代公主的身份,接管了伐圖瑪。
畢竟是她“請”來顧芳塵以“神跡”,重現了迦樓羅古城。
不過,顧芳塵以身化毒的事跡,已經逐漸傳開了,他當時的那一套說辭自然也跟著傳播。
而在今天之后,顧芳塵被青蠻天薩以“天神”之禮相待,也會為他的事跡進一步添磚加瓦。
光是“天神”使者這一個頭銜,如何能夠承擔得起“死而復生”、“神賜神軀”、“蘇勒親迎”這三件事。
即便顧芳塵自稱“天神”使者,別人也會自己腦補出真相了。
這便是蘇勒和顧芳塵共同的打算了。
蘇勒相信了顧芳塵就是“天神”轉世,但青蠻人不一定相信,就算相信了,也不可能瞬間就轉變成了信仰。
畢竟顧芳塵是大魏人。
讓青蠻人相信一個大魏人是“天神”轉世,難度堪比相信耶穌真的有一個中國兄弟。
蘇勒也是因為當年那一箭才真正相信了此事,但其他人又沒有經歷過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
因而,必須要以真實的“神跡”,來一步步證明顧芳塵的身份。
這實際上,也算是蘇勒的試探。
假如顧芳塵當真是“天神”,他自然有能力去創造“神跡”。
而換句話來說,就是如果他有能力讓別人相信“神跡”,那么,他自然就是“天神”了。
這是可以互為因果的。
而如果他不是,一切就都是空談。
如今,顧芳塵便以無可置疑的兩個“神跡”,拿下了伐圖瑪,同時,也令一部分青蠻的高層,真正相信了他就是“天神”。
就像是這個青蠻天薩。
蘇勒親自迎接這件事,包括幾個天薩,還有四大部的首領,都是知道的。
而他們第二天就找蘇勒質疑了這件事。
蘇勒的答復,是讓他們稍安勿躁,靜靜地看。
至于要看的,當然就是顧芳塵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