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瞬間啞然,似乎沒想到李邦華居然會親自來到這里。
等看清李邦華眼下的樣子時,眾人又是無比的震驚,他們從未想過,李邦華會傷得如此嚴重。
下一秒,眾人又亂做了一團。
“尚書大人,這事真不是下官干的!下官哪里有這個膽子呀?”
“尚書大人,下官也是冤枉的!下官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尚書大人,求您跟陛下求情,放我們出去吧!我們保證以后再也不胡鬧了!”
然而李邦華只是冷冷地掃了他們一眼,隨后對著身邊的兩個錦衣衛道:
“你們先退下吧!”
錦衣衛得了朱慈烺的旨意,不敢違抗李邦華的命令,于是拱手行禮后退了出去。
廠獄內,頓時只剩下李邦華和一群被關押的官員。
而這些官員們仍在苦苦哀求著李邦華。
李邦華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安靜下來,然后緩緩開口:
“我只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還想不想回到兵部?”
“當然想!”
一個官員急切地回應,仿佛看到了逃離此處的的曙光。
“下官也想,下官保證以后一定好好為大人辦事,下官之前就是被豬油蒙了心,才做出那樣的舉動,求尚書大人寬恕。”
又有一個官員喊道。
“下官也是如此,求尚書大人饒恕下官這次吧!”
其他官員也紛紛附和,哀嚎聲、央求聲此起彼伏。
李邦華再次示意他們安靜,然后說道:
“本官知道你們為什么這么抵觸本官成為兵部尚書,因為你們知道本官是陛下的人,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幫助陛下奪回軍權。”
“你們猜的沒錯,本官確實有這個打算。”
“大明現在的局勢你們也都清楚,如果繼續放任不管,大明就會從根上爛掉!”
“說句大不敬的話,大明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亡了!這難道是你們想看到的結果嗎?”
“或許你們愿意,但本官絕不愿意。”
“所以本官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整頓京營,甚至包括五軍都督府。”
“本官要做的事情,遠比你們想象的還要偉大。”
“你們若是愿意跟隨本官青史留名,本官自然歡迎,若是不愿意跟隨,大可以辭官或者轉調到其他六部。”
“本官會向陛下和太子求情,盡量安排好你們的去處。”
“但是,像昨天那樣跪在皇宮門口逼迫陛下的事情,最好不要再發生了。”
“你們也該清楚,現在的陛下已經不是以前的陛下了,他決定的事情,是不允許任何人質疑的。”
“陛下讓本官出任兵部尚書,為的是整頓京營,為的是整個大明的未來!”
“結果你們非但不配合,反倒是跟本官對著干!”
“你們以為你們真的只是和本官對著干嗎?”
“不!你們這是和陛下對著干!”
“如果不是本官當時及時出現,你們信不信陛下會殺了你們所有人?”
聽到這話,整個廠獄瞬間安靜了下來。
這些人仔細想了想,貌似還真有這個可能。
畢竟最近一段時間,陛下已經殺了一大批人,包括那些世襲罔替的勛貴、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以及各部的侍郎、參政。
粗略一算,人數居然高達數千人!
而且有的人完全就是被冤枉的!
比如他們的前任頂頭上司丁啟睿和內閣大臣張四知
照這樣的趨勢,陛下殺他們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