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作為大明與蒙古之間的咽喉要地,一旦失守,大明的京師也將岌岌可危。”
薛國觀聽到這話,隨即這才冷靜了下來。
不過一時半會的他也沒什么好辦法,只能無奈地向朱慈烺拱手道:
“太子殿下,請容臣思量一番再做回答。”
朱慈烺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頭。
隨后,小太監奉上茶水,薛國觀喝了一口茶,隨后開始來回踱步,苦思對策。
不久,李邦華也趕到了。
他一進門便感受到了這里的氣氛有點不太對勁。
和薛國觀一樣,沒等李邦華行禮,朱慈烺便道:
“無需多禮,先看看那些東西再說!”
說著,朱慈烺指了指薛國觀剛才放在桌上的東西。
李邦華先是有些好奇,但隨即還是拿起桌上的東西看了起來。
下一秒,他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起來。
等看完之后,他同樣震驚不已!
隨即憤怒地罵道:
“宣府這些家伙真是狼心狗肺,竟然暗中資助建奴!真是死有余辜!”
再看看朱慈烺和薛國觀,李邦華終于明白為什么這里的氣氛這么緊張了!
薛國觀這會兒還沒想到好辦法,隨即便皺著眉頭說道:
“孟暗,多余的話就不說了,還是想想該怎么殺掉這群家伙吧!”
“畢竟宣府可是邊鎮重地,如果一下子殺掉這么多的官員,肯定會引起動蕩!”
李邦華閉上眼睛,努力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平穩一些,隨后這才說道:
“這些人必須嚴懲,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宣府總兵和宣府巡撫肯定參與其中,所以他們必死無疑!”
“但剩下的這些人中肯定有些是不知情或被迫的,不能一概而論。”
“總不能宣府這個地方的所有官員都私通建奴吧?”
“真要這樣的話,朝廷的臉面往哪里放?”
雖然薛國觀對李邦華的這些話有些不滿,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李邦華說得有道理。
就在這時,朱慈烺開口了。
“殺多少人暫且不論,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該如何殺?”
“本宮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保證宣府的安定。”
“宣府不能出事!”
兩人聽到這話都皺起了眉頭,因為他們也知道宣府的重要性。
薛國觀沉思片刻后說道:
“太子殿下,現在最要緊的是先派人去接管宣府巡撫和總兵的位置。”
“至于到底要殺多少人,先放一邊,總之不能再讓他們繼續通敵了。”
朱慈烺點頭表示贊同,并問道:
“你們有合適的人選推薦嗎?”
薛國觀拱手道:
“有!臣推薦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史可法擔任宣府巡撫。”
史可法?
朱慈烺想了想,印象中確實也是個忠臣良將,而且最終也為大明殉國了。
就在這時,李邦華也附和道:
“臣附議!史可法公正無私,且頗有才能,定能整頓宣府的風氣。”
兩位大臣都同意了,朱慈烺自然也沒什么好說的。
“既如此,就這樣吧!”
隨后,朱慈烺又問道:
“巡撫的人選定了,總兵的人選呢?”
兩人聽到這話,頓時就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