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只是誤會了我們之間的事情,所以才會出言不遜,你不要跟他計較。”
此時此刻,鄭森哪里還敢跟張世澤計較,趕忙拱手道:
“見過世子,剛才多有無理,還望世子恕罪。”
張世澤聽到這話,心中有些尷尬,隨即也趕忙拱手道:
“太子爺說的沒錯,剛才都是誤會,兄弟你別跟我一般見識。”
張世澤心中明白,英國公世子的頭銜是挺大,但這位可是太子爺的大舅哥,這名頭也不小啊。
要是得罪了他,萬一他再告訴他的妹妹,讓她的妹妹給太子爺吹吹枕邊風什么的,自己可就不好過了!
所以張世澤也顯得極為客氣。
就這樣,之前的所有誤會總算是解除了。
作為一個有眼力見的人,張世澤知道現在這種情況自己實在不適合留在這里,便小聲對朱慈烺說道:
“太子爺,臣先告退了,臣明天再帶那人來見您。”
朱慈烺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隨后,張世澤便趕忙溜走了。
緊接著,朱慈烺便帶著鄭森一家人前往東宮。
一路上,朱慈烺騎馬和鄭森并肩而行,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
這讓鄭森無比感動,畢竟他之前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和太子爺并駕齊驅、好像朋友一般聊天。
就在這時,朱慈烺像是想到了什么,隨后問道:
“大舅哥,你可有字?”
鄭森忙道:
“回太子殿下,臣有字,字明儼,是當時教臣讀書的老師所賜。”
鄭明儼嗎?
朱慈烺假裝念叨了幾句,隨后說道:
“本宮覺得這字不適合你,本宮看到你時,不知為何突然就想到了‘成功’二字。”
“若你不嫌棄,不如改字‘成功’如何?”
成功?
鄭成功?
鄭森默默在心中念了幾遍這個新名字,不知為何居然也覺得這個名字十分契合他。
隨即拱手道:
“既如此,臣謝太子殿下賜字!臣以后就叫鄭成功了。”
本來在歷史上,鄭森是在南明時期才被隆武帝賜名“成功”的。
而且他不止被賜了名字,還被賜了國姓“朱”,也就是“朱成功”。
不過現在嘛!
賜姓就沒必要了,賜字就可以了!
又聊了幾句,鄭成功突然想到了什么,說道:
“太子殿下,臣在來之前,臣的父親讓臣帶來一封信給您。”
說完,鄭成功直接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給了朱慈烺。
朱慈烺打開信掃了一眼,只見信上說的是關于剿滅建奴水師的事情。
鄭芝龍在信中說,等到鄭成功來到京城的時候,他那邊應該也會到達山東港口,之后他就會和當地的水師合力攻擊建奴水師。
期間有任何事情,都會立馬上報。
朱慈烺心中明白,這封信其實可有可無。
鄭芝龍之所以要讓鄭森帶這封信,只是為了讓鄭成功更加得到自己的青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