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在離開京城之前,他必須說服崇禎。
畢竟他此前已答應崇禎,不會再將其囚禁,所以最好還是以說服為主。
但如果說服不了,那他恐怕也只能再次將崇禎囚禁起來了。
為了大明的未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隨即,朱慈烺繼續說道:
“父皇,李青山現在至少擁有三萬人馬,如果要剿滅他,至少需要幾萬步兵與幾萬水師配合方能徹底剿滅他。”
“可此時大明的水師都在對付建奴水師,我們要從什么地方調水師過來?”
“退一萬步講,即便真的將水師調來,再集齊幾萬兵力圍剿李青山。”
“到時候萬一他狗急跳墻,流竄至其他省份,比如與李自成、張獻忠匯合又該如何?”
“到那時,我們要對付的可就不只是李青山,而是李青山、李自成和張獻忠三支亂軍了。”
“其次,若他直接毀了漕運,那大明的漕運又該如何?”
“要知道,大明的漕運關系著大明整個天下一半的稅收和兩岸數百萬漕工以及數千萬百姓的生計。”
“一旦漕運出現問題,大明京城連糧食都無法供應,那時又該如何是好?”
“萬一數百萬漕工再發生暴亂,大明又該如何是好?”
不得不說,朱慈烺在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帶了些許夸張的語氣,再仔細想想,事情確實也有可能會發展成這樣。
而崇禎聽到這話的時候,一時間也陷入了沉默。
他雖然還是十分憤怒,但也沒有到喪失理智的地步,他心中清楚,朱慈烺所言并非危言聳聽。
如果控制不好的話,事情真的可能會發展到那種地步。
最終,崇禎稍微平復了一下憤怒的心情,隨后開口問道:
“那你說說,這件事情該怎么辦?”
朱慈烺則是繼續說道:
“很簡單,為確保漕運安全,必須以最小的代價解決此事。”
“所以,兒臣決定招安他們。”
崇禎聽到這話,頓時滿臉的不可思議。
他本來以為朱慈烺會想出什么好辦法解決這件事情,萬萬沒想到居然是招安!
下一秒,崇禎呵斥道:
“不可能!朕決不答應!”
“這幫逆賊詛咒我大明朝氣數已盡,你居然還想招安他們,告訴你,此事朕堅決不同意。”
“即便朕如今說話不算數,但只要有機會,朕就一定要殺了他。”
朱慈烺有些無語,合著這個坎過不去了是吧?
但他還是耐心解釋道:
“殺一個李青山并非難事,可若真這么做了,那便是在告訴天下百姓,大明皇帝竟真的相信一本虛構的會代表大明國運,這豈不天下最可笑的事情?”
“這樣吧,我們各退一步,兒臣答應你,等李青山被招降后,讓你親自打他一頓出氣如何?”
崇禎聽到這話,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因為他再次覺得朱慈烺說的沒錯
真要這么做了,那就是等于告訴全天下他崇禎相信一本代表了大明國運。
到時候萬一再搞出個刻字的隕石什么的,那他又該如何是好?
片刻后,崇禎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皺著眉頭看著朱慈烺說道:
“等等,你該不會是想親自去一趟山東吧?”
“沒錯。”
朱慈烺直接大方的承認了。
“雖然兒臣此次不打算動兵,但是也不打算主動招安,而是要讓李青山跪在兒臣面前請求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