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上次崇禎和朱慈烺一起去宣府就已經夠嚇人了,沒想到現在他們還要一起去山東。
而且這次的情況與宣府不同,宣府的官兵雖涉嫌通敵賣國,但畢竟還是大明的臣子,基本上沒有反意。
可山東那邊不一樣啊!
山東那邊都已經造反了,到時候萬一出事怎么辦?
想到這里,李若璉趕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臣認為此舉不可,實在太過兇險,還望太子殿下三思。”
方正化也連忙說道:
“太子爺,奴婢也認為此事不可,您和皇爺實在不能如此涉險。”
兩人都不同意朱慈烺和崇禎一起去山東。
朱慈烺聽到這話笑了笑說道:
“本宮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不過你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因為這次不會有什么危險的,李青山所謂的農民起義,其實就是小打小鬧而已,真要開戰,光是五千關寧鐵騎就可以全部剿滅他們了!”
“本宮也從未將他放在眼里,若不是為了漕運安穩,本宮早就滅了他了。”
“而且此去也不完全是為了李青山,更重要的還是商稅問題,因為這代表了大明以后的未來!”
“本宮心意已決,無需多言,你們下去準備吧。”
“若真擔心本宮和父皇的安全,那就做好一切防護。”
聽到這話,李若璉和方正化就知道朱慈烺心意已決,他們再說什么也沒用了。
隨即,二人只能拱手道:
“臣遵命!”
“奴婢遵命!”
等到方正化和李若璉離去之后,朱慈烺又召見了之前的勇衛營、如今的騰驤五衛將領。
以及王先通、李國幀、張世澤、李邦華等人,然后囑咐了他們一些事情。
就這樣,當天下午,京城各處的兵馬又開始調動起來。
本來這次去山東,朱慈烺沒打算帶多少人。
算上之前的安排的五千白桿兵和五千關寧鐵騎,他自己再帶五千人,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五千人。
結果誰又能想到呢?
崇禎居然也要跟著一起去山東。
這樣一來的話,這點人手可就不夠了。
因為如果崇禎要一起去的話,那么皇帝的依仗肯定是要帶上的,光這些人就得兩三千。
再者說了,帶上崇禎其實也有好處。
畢竟皇帝的名頭可比太子有用多了,等到了山東,直接說皇帝帶著十萬兵馬親征梁山伯,恐怕李青山都能被直接嚇死。
一番思量之后,朱慈烺最終決定了此行的人數。
算上之前的五千白桿兵和五千關寧鐵騎,以及所需的依仗隊伍,他再帶一萬兵馬前去山東。
這一萬兵馬,都是從關寧鐵騎、白桿兵、騰驤五衛、凈軍、錦衣衛、京營、五軍都督府挑選出來的精銳之師。
而且大多數都是將領!
至于為什么非要挑選這些將領,當然是為了讓他們認識一下自己這個未來的皇帝!
朱慈烺要讓這些人知道,誰才是他們的主子!
自從明武宗朱厚照之后,大明的皇帝從此就只待在深宮里,從未親征過。
這就導致在外征戰的士兵們根本不認識他們的皇帝。
再加上明末這個時候財政困難,大多數的士兵連餉銀都拿不到,這樣的士兵又有什么忠誠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