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內閣大臣中,只有內閣首輔薛國觀是知道實情的。
但同時他也知道此事干系重大,說出來的話一定會得罪朱慈烺,所以無論百官們如何追問,他都始終堅守沉默,咬緊牙關不肯吐露半個字。
至于其他三位內閣大臣,因為對此事一無所知,他們自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真相終究是難以長久隱瞞的。
沒過多久,一道從山東加急傳來的圣旨瞬間在京城引發了軒然大波,令文武百官們驚愕不已。
同時也終于解答了文武百官們一直以來的疑惑!
因為這道圣旨,正是朱慈烺在山東發布的加派全國商稅的圣旨!
收到圣旨的時候,文武百官們都是一臉懵逼。
不是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崇禎和太子到底是什么時候去的山東?
他們這些文武百官怎么毫不知情?
還有,圣旨不應該是在京城發布,然后下發到全國各地嗎?
怎么變成從山東下發到京城了?
到底哪里是京城啊?
就連薛國觀知道這件事情之后,都感到無比震驚。
雖說他事先知道朱慈烺準備去往山東,卻萬萬未曾料到崇禎居然也會跟著一同前往。
當然,這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道圣旨中的內容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把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給震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崇禎竟然宣布要加征商稅,將太祖時期所制定的三十稅一直接提升至十稅二!
并且明確規定,若有商人不繳納商稅,便不得繼續從事商業經營活動。
這一消息對于文武百官們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如同天塌地陷一般,令他們感到惶恐不安。
因為能在京城里當官的,多多少少家里、或者親戚家都有點產業和商鋪,而且借助著他們的關系,這些產業和商鋪都是不用交稅的。
可現在,崇禎居然下旨要收商稅,而且一收就是十稅二,這簡直就是直接從他們的口袋里搶錢啊!
他們忍不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對新的商稅政策的,朝廷里還是有那么一批官員真正為大明朝考慮的。
他們知道一旦推行這樣的商稅政策,那么朝廷將會多出一大筆的稅收,這對于國家而言是好事。
所以對于這樣的事情,他們自然表示贊同。
還有一部分官員保持中立狀態,這些人在京城無權無勢、既沒有什么產業,也沒有什么額外的收入,只靠著微薄的俸祿生活。
他們不敢支持任何一方,只能保持中立。
于是乎,此后的連續數日里,朝堂之上仿佛炸開了鍋,只要一上朝,文武百官們就圍繞著商稅改制的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亂與嘈雜之中。
即便是內閣的幾位大臣,面對如此激烈的紛爭,也感到束手無策。
面對這樣的場景,薛國觀不由得在心底暗自感嘆:
這位太子爺的行事當真是高明莫測,本來以為只是去山東平叛的,結果沒想到順手還把大明的商稅給改革了。
這件事最聰明的地方在于圣旨是從山東發到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