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朝堂上大部分官員也都會支持朝廷進行商稅改革,因為只有商稅改革,他們的俸祿才會增加。”
“之前反對的那些官員也不敢再說什么了,因為他們要是反對商稅改革的話,就等于是反對給文武百官們增加俸祿。”
“那就是和天下所有的文武官員作對!”
“試問到時候誰還敢反對這件事情?這樣一來,商稅改革的事就能順利進行了。”
“按照兒臣之前的估算,每年至少能多收三千萬兩白銀。”
“從中拿出八百萬兩給文武官員漲工資,換來他們對商稅改革的支持和對朝廷的忠心,這是很劃算的。”
不得不說,朱慈烺說的這番話實在是太有道理了,崇禎完全無法反駁。
但緊接著,崇禎還是皺著眉頭問道:
“朕要是不同意的話,你會放棄這個計劃嗎?”
朱慈烺搖了搖頭。
“不會!”
崇禎瞬間無語。
“那你還跟朕說什么?等回到京城之后,你自己向文武百官宣布不就行了?”
“還說什么商量,其實你自己早就定好了的事情,非要尋朕的開心!”
說這話的時候,崇禎一臉的不爽。
朱慈烺覺得好笑,事實上他當然可以這么做。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點麻煩。
首先,之前的圣旨已經傳到了京城,京城里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崇禎和他一起去了山東。
平定了山東的叛亂不說,甚至進行了商稅改革。
做了兩件這么重要的事情,等回到京城之后,崇禎怎么可能還待在后宮里不去上朝?
真這樣的話,估計朝廷里的那些文武百官肯定會察覺到什么。
再說了,朱慈烺還要用崇禎當背鍋俠呢,所以回到京城之后,崇禎必須要上朝。
想到這里,朱慈烺也不反駁崇禎的話,而是悠悠的說道:
“既然父皇不愿意的話,那么這件事情就由兒臣代勞了!”
“要知道我大明朝從太祖時期至今將近三百年,從未給官員漲過俸祿,更何況還是直接漲一倍這么多。”
“等辦完了這件事情,兒臣一定會成為文武百官口中最圣明的君王。”
“就算是太祖、成祖他們二位,也比不上兒臣!”
崇禎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一變。
對啊!
他怎么把這么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反正不管他同意與否,這件事情都是要去做的,就如此,這個好名聲為什么不能自己攬下呢?
給所有的文武百官漲俸祿,這在大明朝可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啊!
不夸張的說,等干完了這件事兒,他絕對會成為文武百官心中最圣明的皇帝!
不行!
這件事不能交給這個逆子去做!
他現在還是太子,這件事不適合他!
還是交給他這個皇帝來做吧!
想到這里,崇禎先是假裝輕咳了幾聲,吸引了一下朱慈烺的注意力。
這才緩緩說道:
“朕剛才又想了一下,發現你說的也有點道理,大明文武百官的俸祿確實是有點太低了,漲一倍就漲一倍吧!”
“另外,這件事情還是由朕親自宣布吧!”
“你還小,不適合做這種事情!”
朱慈烺心中憋著笑,但面色上卻顯得極為可惜和不舍。
但最終還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