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實話,就連英國公自己也沒料到朝廷改革商稅的力度會如此之大。
貨物稅加上營業稅,居然高達十稅四!
雖然大多數商人并不會同時從事販賣貨物和開店這兩種生意,也不用同時交貨物稅和營業稅。
但他們這些勛貴會啊!
在這兩百多年的時間里,他們這群勛貴早就有了自己的一整套生意鏈。
比如他英國公,就在南方擁有十幾萬畝的上好水田,可以自己雇人種糧。
從種地、運送、再到售賣,他家基本上都是自己搞定。
可也是因為這樣,他也要交兩種商稅,也就是貨物稅和營業稅,綜合算下來,稅率高達十稅四!
他目前的處境與在場的勛貴們相差無幾,以前賣一石糧食能賺一兩五錢,現在最多一兩,其中五錢銀子差不多都用來交稅了。
這種事情擱誰心里能樂意?
畢竟大明的勛貴們已經快兩百年沒交過稅了,也沒人敢跟他們收稅。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啊!
現在雖然明面上當家的還是崇禎,但只有他以及一部分人知道,這大明真正能當家作主的,其實是那位位于東宮的太子爺。
這位太子爺或許看起來年幼,但渾身上下可是長滿了八百個心眼子。
腳底板都有心眼子的那種!
沒準今天他們這些老家伙聊的這些話,等會就會被遞到東宮。
更何況這位太子爺已經完全掌握了錦衣衛、東廠、西廠、京營、五軍都督府、騰驤五衛、一萬關寧鐵騎、白桿兵。
手里更是有上億兩銀子。
碰到這么一個渾身上下長滿心眼子、又手握三大情報組織、數十萬軍隊、數億兩白銀的太子爺,跟他斗?斗得過嗎?
要知道這位太子爺可不是崇禎,而是洪武爺加嘉靖爺的結合體。
想要在他手底下混,那只能順從他的一切命令。
要是不順從,那么之前那些勛貴的下場,就是他們的未來
而且他剛剛得到消息,說是大清早的,大明稅務軍就在城東的一條街上砍了個抗稅、蠱惑百姓的奸商。
這人死了不說,一百六十萬石糧食還被全被沒收了。
一下子損失了四百八十萬兩白銀!
當然,他們都是大明的勛貴,即便抗稅,當街砍頭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估計爵位肯定是保不住的。
一點利潤和自家世襲罔替的爵位比起來,孰輕孰重?
眼前的眾人還在吵鬧著,英國公思緒回轉,終于伸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這招頗為奏效,眾人立刻閉上了嘴,眼巴巴地望著他。
英國公環顧一圈,清了清嗓子,隨后說道:
“諸位,你們所說的事本國公都知道了,也理解你們的苦衷。”
“但話說回來,這是陛下親自下的旨意,咱們身為大明勛貴,豈能違抗陛下的旨意?”
“再者說了,不過是多交點稅,又不是沒錢賺,無非是少賺一些利潤罷了,這點錢你們大伙難道還掏不起?”
“之前幾百年的錢都白賺了嗎?”
“何況朝廷還給咱們漲了俸祿,所以依本國公看,這稅該交就交,別讓陛下和太子為難。”
“咱們是大明的勛貴,是與國同休的貴族,要是連咱們都不支持陛下和太子,別人會怎么看咱們?”
眾人一聽這話,心里不由得都犯起了嘀咕。
話說是這么說沒錯,但刀子真割到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么疼!
再者說了,漲俸祿這種事情對文官而言是好事,對他們這些勛貴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誰家勛貴靠俸祿過日子啊?
那靠的可都是祖上留下的產業。
以前一年能有兩三萬兩收入,商稅改革后,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這口氣誰能咽得下?
見眾人依舊滿臉的不情愿,英國公不由得加重了語氣:
“諸位,今兒本國公把話撂這兒,這稅不管你們交不交,本國公肯定交!”
“不但交,本國公還堅決支持陛下和太子的每一項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