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李邦華現在的心態就如同他此前承諾的那般,如今的他已然無意于爭權奪利,滿心只想著為大明練就一支精銳之師,而后功成名就,退隱朝堂。
至于皇帝要不要奪兵權、軍餉到底是由戶部還是內帑發,他根本不在乎。
眼看著李邦華不理會眾人,最終,戶部尚書倪元璐還是硬著頭皮再次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老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啊!從古至今,兵部的軍餉向來都是由戶部直接發放的,從未有過由內帑發放的先例。”
“老臣懇請殿下勸誡陛下,收回成命。”
眼看著倪元璐率先表態,其余眾人也紛紛跟著附和。
“太子殿下,此舉有違祖制啊!”
“求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要奪軍權,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些大臣們也知道他們無力改變。
畢竟連兵部尚書李邦華都默認的事情,他們這些八竿子打不著關系的官員又有什么能說的?
但是皇帝要把商稅歸于內帑,這是他們絕對無法接受的事情。
哪怕這些錢是用來為軍隊發軍餉也不行!
萬一明明只有十萬人的軍隊,結果皇帝非說有二十萬人,然后自個吃十萬人的空餉怎么辦?
到時候錢都在皇帝哪里,多少還不是由皇帝說了算?
這樣下去的話,肯定會導致國家稅收混亂,影響國家的未來發展。
看著眼前還在反對的大臣們,朱慈烺這會兒倒沒有生氣,因為他也知道這件事情涉及到大明的未來。
但他卻也依舊不肯妥協!
反正京營、錦衣衛、騰驤五衛、關寧鐵騎、大明稅務軍等這些核心軍隊的軍餉,必須由內帑直接撥付!
他甚至都想好了這個月要親自給士兵們發軍餉,以籠絡人心!
怎么可能被人隨隨便便說幾句就改變想法?
于是乎,朱慈烺不慌不忙地回應道:
“此事本宮已然勸過父皇,可父皇決心已定,諸位也就無需再多加勸說了。”
“接下來還是商討一下商稅究竟該如何分配吧。”
倪元璐一聽這話,頓時心中一沉,知道這是無力回天了。
以往朝廷的商稅雖說也有部分會分給皇帝,可那時的數額極少,每年至多不過三五百萬兩銀子。
分給皇帝的不過也就幾十萬到一百萬兩,分了也就分了。
可如今卻大不相同,粗略估算下來,等到商稅改革完成之后,每年的商稅至少有三四千萬兩,這要怎么分?
給少了,皇帝定然不悅。
給多了,萬一戶部資金短缺,日后還得向皇帝求援,戶部的顏面又該置于何處?
與此同時,眼看著朱慈烺心意亦決,大臣們也開始各自議論了起來。
“依我之見,商稅三成歸入內帑,七成納入國庫,不知可否?”
有人率先提議。
“不妥,不妥,若三成的話,每年可就有一千萬兩了,這實在是太多了!”
立刻有人出聲反駁。
“多?按陛下的意思,內帑每年光是撥出去的軍餉就高達一千多萬兩,我倒還覺得少了呢!”
“那就四成,四成總該行了吧?”
“要不五成?”
“你們真是瘋了,幾千萬的商稅,戶部與內帑各占一半,這天下豈不是要亂了套!”
一時間,眾人各抒己見,爭論得面紅耳赤。
就在此時,一直沒有開口的薛國觀突然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老臣有一主意,或許能解當下之事。”
他這一聲呼喊,眾人瞬間安靜下來,眼神都看向了他。
聽說這個老東西到底還是忍不住要出來說話了!
畢竟身為內閣首輔,薛國觀雖然暗地里還是皇帝的狗腿子,在明面上還是大明文臣的最高領袖,這種事情他要是不表態的話都說不過去了。
朱慈烺先是打量了一下薛國觀,隨后這才朝他微微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