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國王覺得這件事情哪里不對勁,所以想要問問崇禎知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完了這封奏折之后,朱慈烺的眉頭頓時就皺了起來。
毫無疑問,皇太極這是在為松錦之戰做準備了!
他本來想著只要切斷八大皇商向建奴那邊運送物資的渠道,就可以阻止建奴獲取糧草了。
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皇太極居然會從朝鮮那邊掠奪糧食。
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不得不說,皇太極果然是太聰明了,看來這家伙是非要拿下錦州不可了!
朱慈烺正感嘆著皇太極的聰明,而一旁的崇禎卻已經被第二封奏折的內容給氣得臉紅脖子粗了。
下一秒,他狠狠的將奏折扔在了桌上,憤怒的吼道:
“該死的建奴,該死的皇太極,逼人太甚,朕朕定要將你碎尸萬段!”
朱慈烺看到崇禎這副模樣,就知道第二道奏折上寫的事情肯定比第一道奏折上面的事情更加重要。
所以他當下便放下了第一道奏折,然后拿起了第二道奏折。
打開一瞧,他眉頭頓時皺得更深了。
果不其然,這份奏折正是洪承疇寫的!
洪承疇先是簡單的交代了一下目前的遼東戰局,接著話鋒一轉,講起了另一件事兒。
據遼東的大明夜不收探查到的消息,最近一段時間,皇太極悄無聲息的地撤走了一批兵力。
不過別誤會,撤的可不是精銳,而是半工半農的輔助兵種。
而且這些人也沒回沈陽,而是撤到了義州。(也就是現在的義縣!)
義州這個地方雖然在歷史上沒什么名氣,但在此時,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
崇禎十三年三月,皇太極鑒于此前強攻寧遠、錦州接連受挫的經歷,痛定思痛,于是精心制定了一個長遠的作戰計劃。
也就是所謂的‘長圍久困,迫其出降’。
他隨即派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率領大軍前往修筑義州城。
義州城所處之地位于廣寧與錦州之間的大凌河畔,這里地勢平坦開闊,土地極為肥沃,適合種植莊稼。
更重要的是,這里距離錦州僅僅不過一百多里,急行軍的話僅需半日便可到達!
只要在此筑城屯田,無疑是在錦寧防線周圍悄然構建起了進攻的前沿陣地。
而一旦對錦州展開攻勢,義州城又能順勢成為理想的后勤保障基地。
到時候各類物資、兵員皆可自此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前線,為前方的戰爭提供足夠的支撐。
如今夜不收發現,建奴在義州已經斷斷續續召集了不下五萬人種植糧食!
這五萬人里大多是從大明擄過去的漢人,種地自然都是行家。
自從開春以來,義州此地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被種上了莊稼,眼瞅著都有好幾萬畝了。
除此之外,還有糧食源源不斷從朝鮮、蒙古運來,聽說建奴還惦記著從日本運糧,雖說還沒確鑿證據,但也不得不防!
朱慈烺看完奏折,臉色雖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神色已然變的凝重了起來。
不得不說,還是他自己小瞧了皇太極。
如今這局面,和他印象中的大明完全不一樣了。
他這邊剛干掉八大皇商,斷了建奴的糧草補給。
結果建奴扭頭就從別處找補,搶蒙古、搶朝鮮、外加自己種,反正就是要死磕到底!
看來這松錦之戰是沒有那么容易結束的,雙方的軍隊勢必得硬碰硬的打一場才能結束這場戰爭!
可問題就在于,該怎么打贏這場在歷史上已經輸掉的戰爭呢?
繼續用洪承疇的烏龜戰打法嗎?
這個辦法似乎已經行不通了!
因為建奴已經有的其他獲得良好的途徑,不需要再依賴大明的八大皇商了。
即便這樣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但和攻破錦寧防線比起來,完全不值一提!
當然,大明也可以持續的向遼東輸送糧草補給,和建奴繼續對峙,但要知道,和建奴比起來,李自成、張獻忠才是目前最讓大明頭疼的問題。
別看朱慈烺似乎不在么關心李自成和張獻忠的事情,事實上他幾乎每天都會查看關于李自成和張建忠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