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不想這些太監宮女們繼續擔驚受怕,而且接下來的話也不適合讓他們聽到,索性沖著他們喝道:
“你們都下去吧!只留方正化一人服侍便好!”
太監宮女們聽到這話,瞬間如蒙大赦,謝恩之后便各自離去了。
一時間,這偌大的御馬監就只剩下了朱慈烺、崇禎、方正化、李邦華四人。
朱慈烺沉思片刻,開口道:
“雖說事情出了點岔子,但對接下來的計劃影響其實也不大,只要大明水師能把建奴水師徹底剿滅,關寧鐵騎就能直插建奴后方。”
“到時候再營造出關寧鐵騎要直撲沈陽的架勢,建奴不說退兵,最起碼得分兵去阻止關寧鐵騎。”
“如此一來,錦州方面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崇禎此刻已經冷靜了下來,一聽這話,語氣冰冷的說道:
“這樣確實會讓建奴分兵,可還是解決不了遼東那邊的戰事,就算建奴中計了,分出一半兵力去阻止關寧鐵騎,另外一半兵力最多也只是退到義州。”
“而義州距離錦州才一百多里,如此一來,錦寧防線的威脅依舊存在,只要建奴愿意,他們隨時能再圍錦州,如此一來,豈不是在做無用功?”
李邦華站在一旁沒吭聲,他心里清楚,崇禎說得在理。
照眼下這情形,就算一切順利,建奴最多退到義州,下次還得卷土重來。
可要是這么一來,那他們的計劃就跟鬧著玩似的,根本無法有效的打擊建奴。
要想一勞永逸,那就必須拿下義州城!
如此一來,大明既能得到大片良田和人口,又能得到一塊戰略性的城池,還能把建奴打得屁滾尿流,說不定可以把他們直接逼回沈陽。
可說出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可就太難了!
首先,攻城需要用到守城五倍以上的人手,如果建奴真的退守到義州,那他們的兵力加上后勤差不多是二十萬人。
也就是說,明軍需要用一百萬人才能攻下義州。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實際操作起來肯定要不了這么多人,義州也無法容納那么多人。
到時候的場面大概率是先在城外廝殺一波,最后在進行下一步的戰略計劃。
總而言之,這件事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朱慈烺沉思片刻,突然說道:
“兒臣原本打算兵分兩路,一路從山東走海路騷擾建奴后方,逼建奴回撤。”
“一路由洪承疇在錦寧防線堅守不出。”
“不過看來現在得再加一路兵馬了,這路兵馬從宣府繞道蒙古,直撲義州。”
這話一出口,可把崇禎和李邦華驚到了,兩人眼睛瞪得大大的,跟見了鬼似的。
李邦華這個時候也不能再裝木頭人了,連忙出聲勸阻:
“太子殿下,萬萬不可啊!這法子太冒險了,長途跋涉本來就人困馬乏,還跑去攻城,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更何況這樣的隊伍大概就是以騎兵為主的隊伍,怎么帶攻城器械?這城怎么攻啊?”
“而且蒙古王子阿布奈雖然已經扯出了復國的旗幟,但蒙古現在的實際掌權者還是建奴,若是被建奴知道了,恐怕這支隊伍還沒有到達義州,就會被徹底剿滅!”
“所以,臣請太子殿下三思!”
崇禎雖心急如焚,但這會兒也覺得李邦華說得有理,跟著點頭。
“李愛卿說的沒錯,此事斷無可能!”
在他們倆看來,這樣簡直就是去送人頭,他們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朱慈烺看著眼前的兩人,整個人突然安靜下來,眼神也變得深邃起來,嘴里喃喃自語道:
“不久前,本宮做了個夢,那夢太真實,真實得就跟未來一模一樣。”
“在夢里,松錦之戰大明慘敗,十三萬精銳全軍覆沒,只剩三萬殘兵敗將退守山海關。”
“從這之后大明一蹶不振,再也無力抵擋建奴。”
“緊接著,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再無人可擋,僅僅三年后便攻破了京城。”
“城破之日,父皇您在煤山自縊,以身殉國,也算是全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制,沒給太祖爺丟臉。”
“母后、妹妹們也以身殉國,幾個弟弟流亡在外,本宮這太子也被綁了送給闖賊,大明就此滅亡。”
“大明兩百七十六年的江山就這么沒了。”
“再后來,建奴入關,又打敗李自成,成為了這天下的主人,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剔發易服,整個天下血流成河,百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