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商稅改革之事最終得以拍板確定。
下朝的時候,早已寫好的圣旨就已經發往了兩京十三省。
其他地方或許要過上些日子才能收到圣旨,而京城這邊就不需要這么麻煩了。
當天上午,一道道詔令就穩穩地張貼在了京城各處衙門的八字墻上。
這八字墻乃是明朝專門用來張貼告示和圣旨的地方,每次張貼的時候,都會安排衙役在旁邊值守。
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有人心懷不軌,惡意破壞圣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圍觀的民眾宣讀并講解圣旨的具體內容。
京城一處衙門口,詔令剛一貼出來,周圍很快就聚集了不少老百姓。
衙役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朝廷有旨,從即日起正式實行商稅改革”
剛開始,老百姓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特別之處,畢竟關于商稅改革的消息已經在坊間流傳了好些日子了。
甚至都已經收了好幾天的稅了,他們想不知道都難。
可是,當聽到鹽稅改革的相關內容時,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陣驚呼聲,大家都驚訝得合不攏嘴。
原來,朝廷此次規定,只要個人手頭有錢,并且獲得朝廷的官方認可,就能夠從事食鹽販賣生意。
這在以前可是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畢竟以前食鹽生意可一直都被那些大鹽商牢牢把控著,尋常人根本沒有機會涉足。
如今突然變成這樣,老百姓們都覺得十分意外。
“以前鹽不是都被那些大鹽商壟斷著嗎?怎么現在變成這樣了?”
“不知道啊!不過按照這上面說的,我們也有機會去做食鹽生意了?”
“這可真是太好了,比起其他生意,食鹽生意可是暴利啊!”
一時間,老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周圍一些小商販們聽聞此消息,更是心動不已,躍躍欲試。
就連部分大商人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畢竟,食鹽生意向來利潤豐厚,是個賺錢的好門道,以前他們因為種種限制無法涉足,只能望洋興嘆。
如今朝廷政策放寬,只要能夠獲得朝廷的審批,再繳納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就能夠名正言順地參與到食鹽生意當中,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消息。
于是乎,許多商人立刻決定組隊前往戶部下屬的鹽運司,打聽一下具體該如何經營食鹽生意。
當然,這些事情暫時還不需要朱慈烺去操心了。
畢竟如果凡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豈不是都成了擺設?
他相信大臣們有足夠的能力把這些事情妥善地處理好。
眼下,大戰即將拉開帷幕,朱慈烺最為擔心的便是兵力問題。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緊張招募,騰驤五衛的人數已經成功達到了一萬五千人。
這些士兵大多是從京畿地區以及各地衛所精心挑選招募而來的,身體素質普遍都還不錯。
此外,還從災民中選拔了一部分人補充進來,這些人本來只是為了活命才來到京城的,結果沒想到居然吃上了皇糧,因此比其他士兵都要更加賣命。
除此之外,還有關寧鐵騎,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修整,關寧鐵騎比之以往更加精神了些。
畢竟以前在遼東的時候,他們每月的餉銀不過三兩,而且未必真能拿到這么多,說不定哪次就被克扣了。
但現在被留在了京城,每月的餉銀足足有五兩銀子,而且是全額發放的。
除此之外,每天三頓飯,頓頓都有肉吃,比起在遼東的日子,那簡直提升了不止好幾個檔次。
他們現在唯一怕的,大概就是被趕回遼東了,畢竟關寧鐵騎可不只有他們這群人。
所以,他們現在鉚足了勁想要證明一下自己確實值得這個待遇。
總的來說,朱慈烺并不擔心騰驤五衛和關寧鐵騎的戰斗力,他最為擔心的,還是京營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