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戶部和內閣的預期。
畢竟往年里,一年的鹽稅也就幾百萬兩銀子,結果現在三天收到的鹽稅都比之前一年多了。
而且這還僅僅只是京城一地收到的銀子,等鹽稅改革的消息傳遍全國各地之后,各地的大商人也都會來到京城繳納鹽稅和保證金。
到時候收到的稅銀到底會有多少,他們簡直無法想象!
而這對于整個大明而言,那可是有利無弊,所以內閣才會如此堅定不移地推行商稅改革。
這一日,朱慈烺正好閑來無事,便和崇禎一同前往御馬監練習騎射,也算是活動活動筋骨了。
父子二人在馬場上盡情馳騁了一番,直累得氣喘吁吁,這才停了下來,順便閑聊起來。
聊著聊著,話題就轉到了接下來要御駕親征這件大事兒上了。
崇禎微微皺著眉頭,若有所思地開口說道: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是不是該著手讓戶部準備糧草了?”
這種事情朱慈烺自然一早也考慮到了,只是想著等鄭芝龍那邊有消息了之后再做準備,所以暫時沒行動而已。
不過仔細想來,崇禎說的其實也沒錯,糧草這種東西,早點準備總是好的。
之前兩次出征的時候,要么就是沿路補充糧草,要么就只是攜帶個三五天的糧草,等到了地方之后再另行想辦法補充。
可這次的情況不同以往,因為這次要去的可是遼東那邊,而且按照計劃,最少得帶五萬大軍前往。
如此龐大的一支隊伍,一路上人吃馬嚼的,那所需的糧草數量可不是個小數目。
想要讓沿路的州縣來承擔這糧草供應,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兒,畢竟從北京到遼東那一帶,地廣人稀,十分荒蕪,壓根就沒有多少州縣和百姓。
雖說朱慈烺也可以直接從系統里兌換糧草,可可五萬人出征什么都不帶,全靠著他在系統兌換,這貌似也不現實!
既然如此,還是提前把糧草事情先安排下去吧!
想到這兒,朱慈烺這才點了點頭說道:
“父皇說得對,糧草確實應該先準備了!”
于是乎,朱慈烺當下便吩咐下去,傳戶部尚書倪元璐來御馬監見駕。
經過了這些日子的相處,崇禎和朱慈烺父子倆已然和解,關系也融洽了許多,所以崇禎也沒必要再像之前那般避嫌了。
沒過多久,戶部尚書倪元璐便接到旨意,他不敢有絲毫耽擱,趕忙奉命來到了御馬監。
“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子。”
見到崇禎和朱慈烺,倪元璐趕忙恭敬的行禮。
與此同時,他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一種不好的預感涌上心頭。
直覺告訴他,今天這兩位爺湊到一塊兒,肯定是有什么重大的事兒要向他宣布。
他現在只希望不是因為商稅的事兒,畢竟之前商稅的分配比例都已經談好了,要是現在崇禎和朱慈烺想反悔的話,他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果不其然,等倪元璐起身之后,崇禎便神色嚴肅的說道:
“倪愛卿,朕有件事情要告知你,此事關乎我大明的社稷安危,你務必要盡心盡力,不能有絲毫馬虎!”
倪元璐一聽這話,神色頓時一變,趕忙一臉鄭重地回道:
“陛下請說,臣萬死不辭,定當竭盡所能!”
崇禎這才繼續說道:
“如今遼東的戰局日益焦灼,這場戰事關乎著我大明的社稷安危,所以朕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要御駕親征前往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