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端坐在案幾前,案幾上擺放著幾份奏折,朱慈烺手里還有一份奏折,此刻他正神情專注的仔細著這份奏折。
他手里的這份奏折是秦良玉呈上來的,案幾上放的那兩份,則是洪承疇、鄭芝龍所呈遞上來的折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這三份奏折居然是同一時間送到的。
秦良玉在奏折中寫到,多爾袞已率領兩萬騎兵抵達了蒙古草原,而且已經和阿布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戰。
在此期間,她也率領大軍從旁協助,既保證了阿布奈不會被多爾袞打的全軍覆沒,又能盡可能的消耗雙方的有生力量。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阿布奈似乎是察覺到了什么,然后展現出了非凡的智謀。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阿布奈開始將族人和軍隊遷移到了靠近宣府的一處草原。
此處距離宣府只有數十里,站在宣府的城墻上,甚至都可以看到阿布奈的軍隊!
而宣府城墻高聳,防守嚴密,向來都是戰略要地,更何況周圍更是駐扎著兩萬邊軍和兩萬白桿兵。
這不由得讓多爾袞投鼠忌器,不敢貿然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畢竟多爾袞也怕在和阿布奈交戰的時候,秦良玉會率領大軍沖殺出來。
就這樣,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雙方雖時有沖突發生,卻大多是小規模的戰斗。
但即便如此,蒙古這邊的損失也不小。
不過總體而言,他們的目的還是達成了,因為多爾袞的兵力確實是被牢牢拖住了。
朱慈烺看完這份奏折,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神色。
雖然發生了意外,不過總體來說,計劃進行的還算順利。
而且伴隨著阿布奈的大軍向宣府靠攏,多爾袞肯定對蒙古和大明合兵準備進攻義州的事情再無一絲懷疑了,這也算一件好事!
緊接著,朱慈烺又拿起了洪承疇的奏折。
洪承疇在奏折中提及,建奴自從分兵之后,行事風格愈發謹慎。
也不敢再像以往那般動不動就挑釁明軍,遼東這邊暫時呈現出一種相對安穩的態勢。
朱慈烺看到此處,嘴角微微上揚,因為他知道,這種安穩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畢竟不出意外的話,皇太極應該很快就會知道大明水師的事情了。
隨后,朱慈烺又拿起了鄭芝龍的奏折。
鄭芝龍在奏折中說,他已經帶著一萬關寧鐵騎抵達了建奴后方,經過修整之后,就會開始下一步的計劃。
除此之外,他還大概交代了一下港口和城市的修建進度。
總的來說,朱慈烺對當前的局勢深感滿意,因為一切皆在他的謀劃與掌控之中。
突然就在這時,一陣有些不滿的聲音在他身邊響了起來。
“這上面到底說了什么?”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崇禎!
此時此刻,崇禎正用一種無奈且不滿的眼神看著朱慈烺。
原因無他,因為崇禎也想看看這幾份奏折上面到底說了什么。
但無奈之前他們父子之間有約定,崇禎不得插手軍務,所以這些奏折自然也都是先由朱慈烺查看了。
至于崇禎,只能在一旁干瞪眼了。
朱慈烺聽到這話,無奈的笑了笑,隨后將這三份奏折全部遞給了崇禎。
崇禎也不客氣,接過奏折就翻看了起來。
很快,他的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
片刻之后,崇禎看完了這三份奏折,臉上笑意未減,隨后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頗為高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