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人進來!”
緊接著,只見一個人被兩名士兵攙扶著,幾乎是被抬進來的。
此人面色蒼白,嘴唇干裂,顯然是經過了長途的奔波,早已疲憊不堪,甚至是渾身脫力了。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焦急與疲憊,未等眾人發問,便用盡最后一絲力氣,指了指胸口,隨后便雙眼一閉,昏死過去。
一旁的多鐸見狀,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從他的胸口處摸索,然后取出一封信。
然而,當看到信封上“陛下親啟”的字樣時,侍衛頓時愣住了,臉上也露出為難的神色。
如今皇太極昏迷不醒,如何能夠此信?
若等他醒來再看,似乎又不切實際,因為從送信人的這副慘狀來看,此事必定極為重要,甚至有可能關乎大清的生死存亡。
否則,送信之人也不會不顧自身安危,拼盡全力趕來,甚至累到如此地步。
與此同時,其他人也察覺到了異樣。
他們的目光紛紛投向那封信,緊接著,他們也看到了信封上“陛下親啟”四個大字。
這四個大字如同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讓他們不敢輕易觸碰。
即便他們身為王爺,在沒有得到皇太極允許的情況下,也沒有資格打開這封信。
就連一向沉穩果斷的代善,此刻也面露猶豫之色,不敢輕易做出決定。
就在眾人陷入兩難之際,一直沒有說話的岳托站了出來,他神色堅定地說道:
“再這樣猶豫不決下去,只會錯失良機,這信里必定是極為重要的情報,若是不看,萬一盛京有危險,我們卻一無所知,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不如我們一起打開這封信,若是日后陛下怪罪下來,我們大家一起承擔責任,如何?”
眾人聽到這個建議后,相互對視一眼,隨后又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畢竟在當前的情況下,這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
隨后,信被交到了代善的手中。
代善接過信的那一刻,只感覺手中的信仿佛有千斤重。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后小心翼翼地打開信封,將信平放在案幾之上。
眾人紛紛圍攏過來,目光則是緊緊地盯著那封信。
當眾人看清信的內容時,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震驚與難以置信的表情。
首先這封信是內院大學士范文程所寫,此人雖然是投降而來的漢人,但對于他們的忠心卻非同一般,更是得到了努爾哈赤、皇太極的極度信任。
在這次松錦之戰中,范文程并未跟隨大軍出征,而是留在盛京駐守。
他在信中寫道,大約十天前,盛京方面就已經收到了建奴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
只不過當時他考慮到大明水師雖有一定實力,但距離盛京較遠,且缺乏攻城的重型裝備,威脅不了盛京的安全。
所以為了不影響皇太極對于松錦之戰的戰略部署,就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皇太極。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大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想出了一條奇謀!
他們居然將一萬關寧鐵騎通過海上秘密送到了遼東。
此刻,這一萬關寧鐵騎正在遼東后方大肆燒殺搶掠,制造混亂。
而且從他們的行軍路線來看,似乎有直逼盛京的跡象!
范文程在信中分析道,他覺得這可能是大明的一個計謀,他們的真正目標或許并非盛京。
畢竟一萬關寧鐵騎,在沒有攻城設備的情況下,想要攻打一座堅固的城池,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決定盡可能地召集人手,加固盛京的城墻和防御工事,做好一切應對的準備。
同時,他在信中還讓皇太極不必擔心盛京的安危,安心指揮前方的戰事,全力攻打錦州即刻!
看完這封信,整個營帳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氣氛更是壓抑得讓人幾乎無法呼吸,仿佛空氣都已經凝固。
誰也沒有想到,原本部署在遼中的關寧鐵騎,居然能夠通過海運,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了他們的大后方。
而且還直逼盛京!
毫不夸張的說,這一消息簡直如同晴天霹靂,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恐慌與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