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無一例外都是精銳!
此消彼長之下,這仗著實是愈發難打了。
代善心里想著撤退或許是當下較為穩妥的辦法。
可話到嘴邊,看著皇太極陰沉的臉色,又實在不敢說出口。
岳讬同樣心中忐忑,也不敢輕易言語,因為他深知局勢的復雜性。
此時的營帳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皇太極見無人說話,臉上露出一絲冷笑,道:
“看來崇禎是要跟朕拼命啊!既如此,那就試試吧!看看究竟誰能笑到最后!”
皇太極心里明白,眼下崇禎是抱著破釜沉舟、拼命的決心來的,他也清楚,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時候撤退或許是個明智的選擇。
如此一來能夠保存實力,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但他不能退!
因為一旦選擇撤退,他這個大清皇帝將會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崇禎是皇帝,他也是皇帝,他怎能在氣勢上輸給對方?
崇禎一來他就撤退,這豈不是說他不如崇禎?
真要這樣的話,大清好不容易建立的威信可就要沒了!
所以最終,皇太極還是下定了決心,那就是無論如何這場仗都要打!
不就是兵力相差一些嗎?
對于大清那些英勇無畏的勇士們而言,這又算得了什么?
他們向來以勇猛善戰著稱,難道還會懼怕區區明軍?
代善和岳讬聽了皇太極的話,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奈,卻也不敢再多說什么。
緊接著,皇太極果斷下令,全軍做好防守準備!
他憑借著多年的征戰經驗和對局勢的判斷,斷定崇禎一定會主動進攻!
畢竟,如果他是崇禎,在占據一定優勢的情況下,也會選擇主動出擊,以求速戰速決,打破當前的僵局!
就這樣,伴隨著軍令傳達下去,建奴的大軍開始迅速聚攏回撤,迎接明軍隨時可能發起的攻擊。
畫面回轉至寧遠城。
當天下午,洪承疇便將皇帝要發放賞銀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到了遼東的每一處軍營。
士兵們聽聞這個消息后,仿佛平靜的湖面被人投入了巨石,頓時炸開了鍋。
歡呼聲、雀躍聲此起彼伏。
他們個個精神抖擻,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因為此次發放的賞銀數額極為可觀,竟相當于他們幾個月的軍餉!
而且,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是,這次沒有了那些令人深惡痛絕的層層克扣與盤剝,擺在他們眼前的,是實實在在、白花花的銀子!
畢竟這次可是由皇帝和太子親自監督發放的,誰敢在皇帝和太子面前做手腳?
這不是不要命了嗎?
當然,最高興的大概就屬那些遼東的軍戶了!
要知道大明的軍戶可是從來都沒有軍餉的,他們閑來種地、戰時充當士兵,每月就靠種地和發放的一些糧食物資過活。
日子本來就過得苦哈哈的,再加上朝廷對他們的限制、以及上官的剝削,他們簡直過得比普通的百姓還要凄慘。
也是因此,遼東本地的軍戶十有八九都逃亡了,其中更是有不少人直接投靠了建奴,成了建奴的漢八旗。
沒辦法,當兵沒軍餉拿,還要賣命,誰他媽的愿意啊!
也就是洪承疇之前清查了本地的軍田,然后發出告示要把軍田重新還給軍戶,并且表示以前的債務全部一筆勾銷,這才又吸引了不少軍戶重新回來。
結果誰又能想到呢?
本來以為回來是要打仗的,結果仗還沒打,皇帝就要發錢了!
而且每個軍戶還是五兩銀子!
要知道他們一年也賺不了這么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