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眾人情緒稍緩,朱慈烺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此次作戰,京營作為主力,沖鋒在前,必然會立下赫赫戰功。”
“若是單純按照斬獲敵首數量來計算軍功,實在有失偏頗。”
“所以本宮決定,此次戰役以‘戰場表功’來評定軍功!”
“包括士兵們在戰斗中的英勇表現、戰術執行能力以及對全局的貢獻等。”
“當然,建奴的首級依舊是一顆一百兩銀子,這些銀子戰后會根據軍功發放。”
明朝的軍功制度最開始的時候其實并不是按斬獲的首級計算軍功,而是依據士兵們在戰場上的具體表現來評定軍功。
這就是所謂的‘戰場表功’。
從洪武時期到嘉靖時期,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戰場表功來評定軍功的!
只是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軍中將領們通過各種手段謊報軍功向朝廷討賞。
朝廷被整的沒辦法,再加上這種事情也不好查明,所以這才逐漸改為按首級計算軍功的制度。
雖然偶爾還是會有殺良冒功的事情存在,但總比以前好多了。
至于為什么非要啟用戰場表功,完全是因為伴隨著燧發槍的出現,用首級計算軍功的方法已經不好使了。
因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這場戰斗中,京營最起碼可以拿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敵人性命!
可要這樣的話,未免對其他軍隊太不公平了。
萬一打到最后,幾萬邊軍一個人頭也沒撈到,那豈不是說他們在這場戰斗中沒有任何功勞?
這顯然是不行的!
所以這次采用戰場表功來評定軍功,是最為合適不過了!
因為到最后,功勞什么的基本上都是朱慈烺自己說了算。
而他肯定不會讓有功之臣吃虧、也不會讓那些無法獲取首級的士兵感到心寒!
多而言之,打完這場硬仗,大家人人都是功臣、人人都有銀子拿!
聽到朱慈烺這次居然要用戰場表功來評定軍功,在場的其他人先是微微一愣,隨即又都松了口氣。
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也變得不一樣了起來。
因為他們知道,朱慈烺其實是在為他們考慮。
畢竟這次要是真的按照人頭來計算軍功的話,他們這些沒有裝備燧發槍的邊軍很有可能連個毛都撈不到,但要是戰場表功的話,那他們還可以拼一把!
隨即,眾人趕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圣明!”
朱慈烺又道:
“傳令下去,明日一早大軍集結,正式開戰!”
“你們回去之后盡快準備,切莫出什么亂子!”
眾人聽到這話,趕忙正色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以項上人頭擔保,絕對不會出現任何亂子!”
再三保證之后,眾人隨即便各自忙活去了。
就連朱慈烺也是如此!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來到了下午。
崇禎坐在一張雕花檀木椅上眉頭緊鎖,雙手不自覺地在扶手上輕輕敲擊,神色間滿是憂慮。
雖然看似朱慈烺把一切事情都考慮到了,但其實還有一點他覺得朱慈烺肯定沒有考慮到。
那就是關于戰后的犒賞之事!
此前他已經很大方的賞賜了士兵們大量銀子,算下來總共有兩百六十多萬兩銀子!
可戰后,還需要拿出銀子用以獎勵安撫那些在戰場上奮勇廝殺的將士。
但這件事情卻如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崇禎的心頭,讓他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