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代善離去的背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皇太極的心中卻隱隱涌起一股不安的預感。
他總覺得這一次的行動,恐怕不會像想象中那么順利,似乎要有什么大事即將發生?
與此同時,畫面來到明軍這邊。
六月中旬的遼東已經十分燥熱了。
赤日高懸空中,仿若一顆噴薄著無盡光熱的巨型火球,毫無顧忌地將熾熱的光線傾灑而下。
把廣袤無垠的大地烘烤得熾熱難耐。
已至中午,崇禎率領的大軍此時正在進行短暫的休息。
一些士兵們動作嫻熟,迅速搬來石塊堆砌爐灶,然后架上鍋具,接著添柴點火。
轉瞬之間,裊裊炊煙升騰而起,在曠野的上空悠悠盤旋。
沒過多久,飯菜的香氣也隨之彌漫開來,縈繞在整個營地。
朱慈烺簡單的吃了一點東西,然后在方正化、李虎、鄭成功等人的跟隨下來到了一處地勢較高的土丘之上,打量著這從未見過的風景。
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他的發絲和披風,增添了幾分瀟灑與豪邁。
他目光平靜而深邃,靜靜地凝視著錦州的方向,對于即將到來的一切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觸。
仿佛世間萬物皆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中!
而這種沉穩的氣質,自然而然地給身邊的人帶來了信心!
特別是李虎、方正化這些知道朱慈烺秘密之人,更是對此戰抱有必勝之心!
跟著太子爺打仗,哪有輸的道理!
只有不知道朱慈烺秘密的鄭成功和張世澤多少還有一些擔憂。
飯后,大軍再次踏上征程。
腳步聲和沉悶的馬蹄聲交織在一起,猶如一首雄渾的戰歌,向著塔山穩步前行。
塔山,又稱塔山堡,是明軍在遼東一處至關重要的屯兵據點。
這里駐守著四千多名大明的士兵和百姓,而且毫不夸張的說,這四千人都是絕對的忠臣良將
在原本的歷史上,松錦之戰大敗之后,建奴轉而開始圍攻塔山。
當建奴如潮水般兵臨城下之時,塔山的明軍將士們直面著孤立無援的絕境。
然而即便如此,他們沒有絲毫退縮、投降之意,誓要堅守到底!
建奴一開始試圖招安,卻遭到了明軍的嚴詞拒絕。
之后建奴放棄了招安,轉而開始了瘋狂的進攻!
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建奴,塔山軍民卻絲毫不懼,展開了激烈的反擊,一時間居然讓建奴束手無策。
就這樣,雙方僵持了一個月,最終在沒有任何支援、且彈盡糧絕之下,塔山最終還是被建奴攻破了!
而這四千大明軍民無一投降,全部壯烈犧牲、以身殉國!
戰后,或許是出于憤恨,建奴直接抹去了這件事情的存在。
導致這四千人甚至在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留下一個名字,甚至都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壯烈犧牲!
哪怕是作為穿越者的朱慈烺,也只是在偶然知道了這位當時駐守塔山的將領名字!
他叫佟翰邦,時任步左營游擊將軍!
是塊連建奴也啃不下來的硬骨頭!
不過當然,伴隨著朱慈烺的到來,這一切永遠都不會再發生了。
與此同時,當得知崇禎的御駕即將駐扎塔山,佟翰邦帶著塔山的所有軍民從早到晚都在忙碌地收拾整頓。
他親自帶頭,將各處打掃得一塵不染,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角落都不放過。
終于,在暮色籠罩大地,天邊被夕陽染成了橙紅色時,崇禎所率領的大軍終于浩浩蕩蕩地抵達了塔山。
佟翰邦放眼望去,只見遠方旗幟飄揚,儀仗整齊,場面十分壯觀!
由于塔山地方有限,大軍無法全部進入,所以只能駐扎在城外。
整整二十萬大軍,將塔山堡圍了個嚴嚴實實。
只有部分凈軍和護衛軍跟隨崇禎和朱慈烺進入了塔山。
進入塔山之后,朱慈烺四下一陣打量,隨后讓人將熱氣球搬了出來開始組裝。
這個地方不整兩臺熱氣球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