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是當今的太子,但他仍是一個少年,怎會有如此深謀遠慮?
這倒也罷了!
可崇禎御駕親征又是什么鬼?
他心里總覺得這事不太靠譜,畢竟當今皇帝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較為保守、謹慎的人,怎么看都不像是會御駕親征的人。
不過,這種事情洪承疇應該不會拿來開玩笑,洪承疇是他多年的同僚,為人穩重,斷不會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信口開河。
況且最近建奴大軍的舉動實在太反常了。
他每天都會登上城墻,觀察清軍的動向。
最近幾天,他明顯察覺建奴大軍正不斷向錦州周圍集結,營帳越搭越多,士兵越來越密集。
起初他以為建奴要對錦州發動最后的突襲,因此日夜堅守在城墻上,嚴陣以待。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建奴卻始終沒有再發動突襲,他又有些疑惑了。
畢竟建奴之前又不是沒這么干過,結果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錦州城的防御工事經過多年的修筑和完善,根本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
既然集合大軍不是為了圍攻錦州,那么只剩下一個理由了!
那就是崇禎真的御駕親征了!
而建奴集結大軍,就是打算和崇禎率領的明軍決一死戰!
想到這兒,祖大壽的神情不禁一陣變幻,他的眼神中既有一絲期待,又有幾分擔憂。
他不禁在暗自思量,自己到底還算不算得上是一個忠臣呢?
當年崇禎誅殺袁崇煥的時候,他害怕被牽連,于是率軍棄城而逃。
導致當時的遼東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但好在建奴當時并沒有趁機發動突襲。
不過這應該也算是背叛大明了吧?
可最后崇禎并未責怪他,還讓他繼續鎮守遼東,這讓他既感激又愧疚。
后來,崇禎四年,他奉命督兵修筑大凌河城,結果皇太極率兵圍困,在援兵潰敗、城內糧草斷絕的絕境下,他不得已投降了建奴。
雖說最后又回歸了明朝,但這也算是再次背叛了大明吧?
仔細想想,他已經背叛大明兩次了。
說實話,他也不想這樣,他只是單純地想活下去。
但他心里又十分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作為一個武將,不該有這樣的想法!
武將應以保家衛國、盡忠職守為己任,可他不知為何,就是想要活下去
在這亂世之中,生命太過脆弱,每一場戰爭都可能是生死離別。
他親眼目睹了太多的戰友在戰場上倒下,也看到了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說實在的,如果這次沒有任何援軍,等到彈盡糧絕之時,他或許還會再次投降建奴!
只不過這一次可能就是真的徹底投降了,因為他真的已經很累了。
多年的征戰讓他身心俱疲,他渴望能有一個安穩的歸宿。
不過
如果崇禎真的御駕親征來到此處,那他就只能為大明流盡最后一滴血了!
畢竟,崇禎之所以會御駕親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錦州被圍,或者更直白點說,崇禎其實就是來救他的!
雖說這聽起來有點牽強,但事實就是如此!
他對崇禎雖說談不上有多么的忠誠,但要是崇禎真的來了,那他祖大壽這條命就只能屬于崇禎了!
畢竟自古只有救駕的臣子,哪有救臣子的皇帝?
此時此刻,祖大壽已然下定了決心。
只要看到崇禎的龍纛出現,他就立刻率領錦州城內的所有將士沖殺出去,即便全部戰死沙場,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