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神色平靜的看了一眼滿臉憂慮的崇禎,沒再多說什么,很快又把目光投向了城下的軍隊。
只見此時此刻,城下的二十萬大軍嚴陣以待,按照提前規劃的陣型,整齊有序地排列著。
沒有什么謀略、沒有什么陣法、沒有什么奇兵,有的只是作為簡單直接的‘橫推’!
放眼望去,軍隊的布陣一目了然。
最前面是一萬刀牌手,接下來是三萬配備了燧發槍的京營士兵,再往后,是三千炮兵和五百門火炮。
軍隊中央,兩臺熱氣球緩緩升起。
緊接著是八萬步兵,由遼東本地步兵和九邊邊軍組成。
六萬騎兵則是部署在兩側。
隊伍最后方,則是督戰隊!
不過因為士兵人數太多,這片區域又比較小,如果還是采用之前的三段式射擊的話,隊伍根本就擺不開,所以這次采用六段式射擊。
也就是一個士兵負責射擊,五個士兵負責裝填彈藥。
如此一來,只要負責射擊的士兵速度夠快,那么就能保證持續的火力輸出。
為了配合京營作戰,連最前面的刀牌手都分成了兩排。
可即便這樣,二十萬大軍擺開陣勢后,還是幾乎占滿了整片區域。
隊伍的寬度將近五千米,場面很是壯觀。
可以這么說,要是最左邊的士兵要和最右邊的士兵說句話,都得花半個多小時才能走到對方那里。
要是按照以往明軍的作戰方式,這二十萬人會被分成多支隊伍,還得按照復雜的陣法排列。
戰爭開始時,雙方可能先派出小股部隊試探,了解對方的實力和弱點。
隨后,像火炮、弓箭手這樣的遠程兵種會先進行遠程攻擊,試圖打亂對方陣型,削弱敵軍士氣和戰斗力。
接著,雙方主力部隊開始正面交鋒,以火銃兵、長槍兵、刀盾兵等為主,展開近距離拼殺。
但現在,憑借強大實力,壓根就不用再這么麻煩。
朱慈烺的作戰方案很直接,就是一字排開,然后強勢推進。
每個士兵都清楚自己的任務,行動井然有序。
作戰方式也很簡單明了。
軍隊到達指定區域后,首先在前方設置拒馬樁,構建一道堅固的防御屏障。
等建奴進入火炮射程,炮兵馬上展開火力壓制,打響第一輪攻擊。
然后等建奴再靠近些,燧發槍部隊迅速齊射,迅速消滅敵軍有生力量。
隨后,騎兵憑借強大的機動性和沖擊力,迅速出擊,沖亂敵軍戰斗隊形。
等敵軍防線崩潰,八萬邊軍步兵全面壓上,徹底清剿殘余敵軍。
要是敵軍在戰斗中突然撤退,那么明軍會迅速重新整隊,繼續推進,直到把建奴徹底殺光或者全部驅趕到錦州之外。
不過這場戰役的目標不只是錦州,而是距離錦州九十里之外的義州!
因為義州才是決定遼東局勢的關鍵所在!
只有拿下義州,才能徹底解除遼東面臨的軍事威脅!
緊接著就在這時,二十萬大軍開始向前推進。
頓時場面如同洶涌的洪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大地在他們腳下震動,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終于,這場十六世紀參戰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戰爭終于拉開了序幕!
松錦之戰,正式開始!
朱慈烺站在城墻之上,看著這震撼人心的一幕,心中滿是豪情壯志。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這些都是屬于他的軍隊!
軍隊前行約兩公里后就停了下來,隨后大軍中的輔兵迅速行動起來,準備布置拒馬樁。
他們分工明確,有的士兵負責搬運拒馬樁,有的士兵負責把拒馬樁插入泥土。
很快,一長排拒馬樁整齊排列,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擋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