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知道,伴隨著大多數百姓的逃走,他身上的黑鍋也就沒那么大了。
之后再努努力,這千古一帝還是有希望的!
與此同時,再次回到軍陣中的鰲拜突然變的愁眉不展了起來。
因為他之前可是親眼見識過明軍的火器威力,甚至差點死在火器之下。
真要用步兵和騎兵去直面明軍的火器,怎么看都是找死!
更何況此時此刻,身后大軍中還有祖大壽的四千多騎兵,把大軍搞的混亂無比。
他倒是想直接帶著前軍全部折返,配和大軍先把祖大壽給滅了。
可他不能這么做!
因為雙方大軍在對戰之時,前軍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回頭的!
前軍要是回頭的話,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是做什么,都會有人誤認為這是在撤退!
而一旦真的有人誤會開始撤退,就會導致數十萬的大軍瞬間崩潰!
所以此時此刻,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上了!
不過,由于深知明軍火器的厲害,鰲拜也是做了一些準備的。
緊接著,隨著鰲拜一聲令下,無數手持盾牌的建奴出現在隊伍前方,繼續帶領大軍緩緩向前。
顯然,建奴這邊也有刀牌手!
這些盾牌或許無法完全抵擋明軍的火器攻擊,但多少能減輕一些傷害。
畢竟這玩意兒,總是聊勝于無,就算能帶來一些心理安慰也是好的!
與此同時,明軍這邊的火炮依舊持續轟鳴。
一枚枚炮彈帶著呼嘯的氣勢砸向建奴大軍,不斷有建奴在炮火中倒下。
然而,建奴們此刻已然紅了眼,對身邊的死亡視若無睹,沒有人敢后退一步!
因為督戰隊壓根不允許他們后退,但凡有人退縮,瞬間就會被斬殺!
此時,祖大壽的騎兵也陷入了困境。
隨著越來越多的建奴反應過來,他們開始悍不畏死地從四面八方朝著祖大壽的騎兵沖來。
祖大壽的騎兵在這洶涌的攻擊下,漸漸失去了沖鋒的勢頭。
一開始,這支隊伍約有五千人,可如今,兩千多人已在沖鋒中壯烈犧牲,騎兵隊伍也只剩下三千多人。
并且數量還在不斷減少!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斷有人倒下,隨后被建奴亂刀砍死!
但祖大壽依舊毫無懼色,他勒緊韁繩,胯下的戰馬嘶鳴著,前蹄高高揚起,隨后又猛地向前沖去。
他身邊的親兵們則是緊緊的圍繞在祖大壽身邊,不肯后退一步!
然而,伴隨著建奴的包圍圈越來越緊,僅僅片刻,祖大壽又損失了幾百騎兵,如今他身邊僅剩下兩千余人!
就如同陷入蟻群的巨獸,盡管依舊勇猛,但處境卻愈發艱難。
但此時此刻,這些人將士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哪怕戰至最后一人,也要報答崇禎的君臣之義!
而就在這時,雙方大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已經不足三百米了!
這意味著建奴大軍已經進入了燧發槍的射程范圍了。
不遠處,鄭成功和張世澤等負責掌管京營的軍官一直在密切觀察著戰場上的局勢,將一切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