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建奴大軍最中間那好似黑色漩渦般的包圍圈,像是一道尖銳的刺,直直地扎進他的視線。
朱慈烺的瞳孔猛地一縮,心中瞬間涌出一股復雜的情緒!
因為他看清了,那漩渦的中心,正是祖大壽和他的騎兵!
原本的五千人,現在已經不足一千人了!
此時此刻,戰場中央!
祖大壽仍舊帶著剩下的騎兵殊死抵抗著周圍不斷涌過來的建奴。
五千的騎兵到現在只剩下了九百,其他四千多騎兵早已經死在了建奴手中。
但他們的死亡是值得的,因為他們最少換來了三倍以上建奴的狗命!
戰馬踏著建奴的尸體在人群中不斷橫沖直撞,祖大壽緊握著長刀,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片血霧。
他的身上,多處傷口在不斷滲出血來,那殷紅的血順著甲胄緩緩流下,隨后又落在地上。
但此時的祖大壽哪里顧得了身上的傷口?
但凡有一口氣在,他也要拼勁全力斬殺建奴!
因為他知道,自己是活不了了
包括他身后的這些將士,一個也都活不了了。
但他們無怨無悔!
就像之前說的那些,馬革裹尸才是他們這些將士們最終的歸宿!
而在戰場的最前方,吳三桂一邊和建奴拼殺,一邊著急的望著建奴的中軍。
因為他這會兒已經反應過來了,剛才建奴之所以會突然大亂,是有人從后突襲了建奴!
而這個人除了被圍困在錦州的祖大壽之外,不可能再有別人了!
此時此刻,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沖進去營救祖大壽!
原因無他,只因為他和祖大壽之間存在著復雜的親屬關系。
首先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迎娶了祖大壽的妹妹,因為這層婚姻關系,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
而后來祖大壽又娶了吳三桂的姑姑,使得祖大壽又成為了吳三桂的姑父。
再加上吳三桂一直和祖大壽關系不錯,他的作戰方式大多數也都是跟祖大壽學的。
所以對于吳三桂而言,祖大壽不止是一個親戚那么簡單,更像是一個亦師亦友的朋友。
基于這些關系,現在的吳三桂是真的想要救下祖大壽!
于是乎,吳三桂一次次帶領騎兵如洶涌的浪潮般沖向建奴的防線。
然而,建奴騎兵這會兒也已經反應了過來,后續剩下的騎兵不斷趕來支援,組成的防御陣型密不透風,將明軍的一次次沖鋒無情地擋了回來。
倒下的士兵和戰馬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成為后續沖鋒的阻礙,使得明軍的進攻愈發艱難。
朱慈烺站在城墻之上,目光依舊死死的盯著正在建奴大軍中拼殺的祖大壽!
他心中明白,祖大壽在沖出錦州城的那一刻,其實早就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包括他麾下的那些將士們肯定也是如此!
他們早已料到此戰的艱難與危險,知道此舉有去無回,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沖出了錦州城。
或許他們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或許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又或許是為了報答崇禎的君臣之義。
總而言之,此一戰,他甘愿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想到這里,朱慈烺的內心突兀的涌起一股強烈的沖動!
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祖大壽命喪于此!
一種莫名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剎那間,一個大膽而驚人的決定突然在朱慈烺的腦海中跳了出來!
他要去救祖大壽!
他要讓祖大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