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便退了下去。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朱慈烺更希望可以讓這些將士落葉歸根,回到他們的家鄉。
但在古代這種環境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奢望。
除了一些高級將領的遺體可以被運回家鄉之外,普通的士兵都只能就地安葬。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確保他們的撫恤和獎勵都會一文不少的發放到他們的家人手中。
讓這些為大明捐軀的將士們能夠得到應有的敬重與慰藉。
與此同時,松錦之戰的主戰場上。
打掃戰場的工作剛一開始,明軍士兵們就被眼前浩大而慘烈的景象驚得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此時此刻的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約十萬具尸體,尸體密密麻麻,幾乎看不到盡頭。
雖然只是隔了一夜,但濃烈的尸臭已經在空氣中肆意彌漫,令人幾欲作嘔。
不少士兵忍不住捂住口鼻,但他們依然強忍著不適走向了戰場。
最優先處理的是死去的戰馬。
活著的戰馬早已經在昨天晚上就被統一收攏了,但這些死去的戰馬也不能就這么丟棄不管,可以當做軍糧實用。
士兵們手持鋒利的長刀,熟練的剝皮放血,然后分割馬肉。
分割好的馬肉被整齊地碼放在一旁,后面的士兵們則將這些馬肉運回后勤,然后有專門的人會處理這些馬肉。
處理的手法也很簡單,就是將粗鹽均勻地撒在上面,用力揉搓,讓鹽分充分滲透。
最后腌制好的馬肉被當做軍糧儲備起來。
處理完戰馬,士兵們便開始收斂明軍將士的遺體。
他們兩人一組,小心翼翼地將這些遺體搬運到指定區域。
在那里,有專門的登記人員仔細記錄著每一位將士的姓名、籍貫、所屬部隊等信息。
或許有些士兵早已面目全非,不過也沒關系,因為大軍出發之前這些士兵們的名字就已經被記錄下來了。
等到最后再統計一下士兵的數量,就知道戰死的人是誰了。
與明軍將士遺體的待遇截然不同,面對建奴的尸體,明軍們可就沒有那么客氣了。
為了筑京觀,士兵們手持長刀,逐一砍下建奴的頭顱。
刀刃切入脖頸,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響,甚至有時候鮮血還會濺射到士兵們的臉上以及身上。
不過他們卻渾然不覺,心中只有對建奴的憤恨!
手中也不自覺更加用力起來!
一顆顆建奴的頭顱被砍下后,被隨手扔進麻袋,不一會兒,麻袋就被塞得滿滿當當。
隨后,士兵們用馬車將這些裝滿建奴頭顱的麻袋運往錦州城外,準備筑造京觀。
而剩下的建奴尸身,則被集中到一處巨大的深坑中。
士兵們將一桶桶火油澆在尸體上,隨后一支火把就被扔了進去。
一瞬間,熊熊大火燃起,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火焰不斷吞噬著建奴尸體,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焦臭味彌漫在空氣中,令人作嘔。
士兵們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臉上卻沒有絲毫表情。
除此之外,戰場上還散落著大量的兵器、盔甲和火炮,而這些東西也都是要統一回收的。
完好的兵器與盔甲被運回軍營,等待重新分配。
損壞嚴重的則被集中起來,準備融化重新鑄造成兵器和鎧甲。
沒辦法,古代生產力低下,很多東西都是必須回收利用的。
總而言之,主打一個不浪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