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他帶著稱霸中原的雄心壯志出征,以為能為大清帶來更大的輝煌!
可誰又能想到呢?
如今卻落得這般田地!
難道上天真的不再眷顧大清了嗎?
皇太極心中輕嘆一聲,一種深深的挫敗感涌上心頭。
但皇太極畢竟是一代梟雄,即便身處這等絕境之中,他也能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一路上,他強打精神,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不斷安撫著身旁的將領們。
因為他知道此時的軍心是大清能否繼續存續下去的關鍵。
打了敗仗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了,若是剩下的將士再一蹶不振,那整個大清怕是真的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
于是,皇太極在安慰將士們的同時,還將這場戰爭失敗的所有責任毫不猶豫地攬到了他自己身上!
簡單來說,就是此次之所以會戰敗,皆因他這個主帥指揮不力,未能洞察明軍的詭計,與所有的將士無關。
將士們非但沒有絲毫的過錯,反而一個個都是有功之臣!
而這所謂的‘功’,其實就是這些將士們護送他回到盛京而已!
雖然有些牽強,但卻沒有人敢說些什么。
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皇太極之所以要這么說,一來是為了穩定軍心,讓將士們不再為戰敗后的責罰而憂心忡忡,能夠放下心中的包袱,重新振作起來。
二來則是為了凝聚為數不多的人心,提前做好準備!
畢竟皇太極心里明白,哪怕他都已經回到盛京了,但是這場戰爭還遠未結束。
因為現在每天都有探子來報,說是祖大壽正帶著十萬大軍向盛京逼近!
這個消息就像一把高懸在皇太極頭頂的利刃,隨時都可能落下。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如何擊退這十萬明軍、守住盛京,才是當下最為緊迫的事情,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在這期間,皇太極也沒有忘記派人聯系多爾袞、濟爾哈朗以及阿濟格。
皇太極迫切地希望他們能帶來一些好消息。
他已經不奢望這幾位兄弟能打勝仗了,只要他們能活著把那些兵馬帶回來,他就已經很滿意了!
可皇太極心里又很清楚,這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這可是戰爭,哪有不死人的?
眼下他只希望死的人能少一些,不要和他一樣差點全軍覆沒就行了
只不過很明顯,皇太極注定是要失望了。
因為多爾袞早已經全軍覆沒了
另一邊,祖大壽所率領的大軍在行軍途中宛如一頭被束縛住的巨獸,每前進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
自出發以來,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可大軍的行進路程卻少得可憐。
粗略一算,這三天的時間里僅僅前進了不到六十里。
不過這可不是祖大壽的錯!
如果可以的話,祖大壽當然也希望盡快趕路,好完成收復失地的重任。
但他壓根就做不到!
這是因為建奴在敗退之時為了防止他們追擊,施展了各種各樣的手段。
沿途,建奴都會大肆砍伐山林中的樹木,然后將這些樹木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相互交錯糾纏,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而途經大山之時,建奴又蓄意制造山石崩塌,導致大量的石塊從山頂滾落,堆積在道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