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
轉瞬之間,兩天的時間便已悄然流逝,朱慈烺給阿布奈定下的最后期限也終于到了!
按照之前的約定,若是阿布奈同意朱慈烺提出的條件,那他將得到五十萬兩銀子,用來撫恤和犒賞他的軍隊。
可若是他拒絕,或者在這規定的時間內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朱慈烺便會默認他不同意。
到那時,這件事也就徹底畫上句號,就當從來也沒發生過!
不過,這件事對于朱慈烺而言,其實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
因為就在昨天晚上,他就收到了鄭成功和張世澤從義州城寄來的回信。
靠著那三十萬兩銀子,鄭成功和張世澤成功收買了阿布奈手下的幾個大將。
他們都紛紛表示愿意帶領自己的手下歸降大明。
人數約有五千左右!
或許有人會心生疑慮,萬一這些蒙古人是詐降的怎么辦?
為的就是騙大明的賞銀!
畢竟人心難測,爾虞我詐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但朱慈烺卻毫不在意,因為只要有點腦子的,都會知道這個時候詐降實在是毫無意義。
眼下明軍剛剛在戰場上打敗了建奴,士氣正旺,大有勢不可擋之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詐降、欺騙大明,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這些蒙古人又不是傻子,他們怎么會放著明軍給予的高官厚祿不去享受,反而冒著被砍頭的巨大風險去詐降呢?
再者說,這些蒙古人在跟隨阿布奈之前,大多都是普通的牧民,過著風餐露宿、朝不保夕的生活,根本沒享受過幾天好日子。
如今,大明拋出了橄欖枝,又是高官又是厚祿,這突如其來的富貴,讓他們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一心只想歸降大明。
至于阿布奈這個蒙古大汗,在他們心中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
畢竟,這個蒙古大汗的稱號還是大明皇帝封的。
實在沒多少含金量。
再者說了,既然連蒙古大汗都是大明皇帝封的,那他們自己歸降大明,又怎么能算是背叛呢?
總之,一切都在按照朱慈烺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而就在朱慈烺以為阿布奈真的打算硬氣到底,堅決不接受他的條件時,阿布奈卻在晚上的時候主動找上了他。
當阿布奈踏入房間的那一刻,朱慈烺著實吃了一驚。
因為眼前的阿布奈整個人顯得十分憔悴,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精力一般。
他的眼睛布滿了血絲,面色疲憊不堪,就好像幾天幾夜都沒合過眼一樣。
這一幕看的朱慈烺心中不禁有些無語,不過是做個決定而已,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狼狽嗎?
緊接著,只見阿布奈先是深吸了一口氣,然后這對朱慈烺說道:
“你之前提的條件,我答應了!”
朱慈烺聽到這話,有沒有感覺到多意外,反正不管阿布奈同意與否,對大明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他要是同意了,就等于說是承認了大明是蒙古的宗主國,他這個蒙古大汗也是大明的藩王。
相應的,他手下的那些兵馬也是大明的兵馬。
雖然這些兵馬不能直接歸大明調動,但在正常情況下,當面臨共同的軍事威脅或戰略需要時,明朝會要求蒙古出兵配合。
而阿布奈基本上也沒法拒絕。
反之,阿布奈要是不同意,那也沒關系。
無非就是為大明節省了五十萬兩銀子!
然后朱慈烺再下一道旨意,讓宣府一帶壓低蒙古人的牛羊價錢、提高食鹽、糧食之類生活物資的價錢而已!
總的來說,現在的朱慈烺左手規則,右手真理,怎么玩全看他的心情!
不過既然阿布奈都同意了,那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