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邊走,一邊還時不時地回頭張望,眼神中充滿了渴望。
雖然有些人現在因為種種顧慮,不敢公然歸降大明,但秦良玉心里十分明白,人性都是趨利的。
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只要大明能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利益和保障,不久之后,肯定會有大量的蒙古騎兵按捺不住,前來投靠大明。
不過,就像之前朱慈烺說的,阿布奈雖然給的銀子少,但他除了銀子,還會獎賞將士們草地、牛羊和馬匹。
從實際價值和長遠利益來看,阿布奈給予的獎賞其實并不比明軍少。
只不過,這些獎賞想要換成實實在在、能隨時隨地花出去的銀子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畢竟,不論他們想要換什么,都必須先長途跋涉到宣府進行交易,才能去買別的東西,哪有像明軍這樣直接發銀子來得簡單?
再者說了,也不是所有的將士都能分到草地和牛羊的
很快,兩萬多蒙古騎兵在阿布奈的帶領下,朝著蒙古草原的方向奔去。
雖然此時已是傍晚,但阿布奈真是一刻也不想在這里呆了!
他只想盡快回到自己的地盤!
與此同時,負責護送捷報進京的將士們,如同離弦之箭般一路策馬狂奔。
他們風餐露宿,換馬不換人,每日睡眠不足四個時辰,將原本需要十天才能走完的路程硬生生地縮短到了三天。
而且一路上,但凡途經城鎮,士兵們都會扯著嗓子呼喊道:
“大明遼東大勝,斬殺敵軍十三萬,收復失地千里!”
這個消息如蒲公英的種子,隨著他們的腳步,飄落在沿途的各個城鎮。
于是乎,沿途城鎮的百姓們基本都知曉了明軍大獲全勝的消息。
一時間,眾人皆是振奮不已。
要知道一直以來,大明在與遼東與建奴的戰斗中大多處于劣勢,勝少敗多。
像這樣的大勝仗,簡直是聞所未聞!
許多人乍一聽聞,都滿心懷疑,甚至有人覺得會不會是搞錯了?明軍怎么可能一下子斬殺這么多建奴?
畢竟在以往的印象里,明軍和建奴作戰之時,能取得小規模的勝利都實屬不易,更別提如此輝煌的戰果了。
不過這種懷疑并沒有持續多久就徹底消失了。
因為當地官府很快便張貼出文告,白紙黑字確鑿無疑地確認了此事的真實性。
百姓們親眼看到官府的公告后,才徹底打消了疑慮,真切地意識到明軍確實是打贏了這場輝煌無比的勝仗!
第二天早上。
京城的街道上,馬蹄聲急促而響亮,好似密集的戰鼓敲響。
報捷的士兵們騎在快馬之上,一路疾馳,揚起滾滾塵土。
所有人幾乎都是扯著嗓子,用盡全身力氣高聲呼喊道:
“明軍于遼東大勝!斬殺建奴十三萬,收復失地千里!”
那聲音高亢激昂,瞬間沖破了街道上的嘈雜,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久久回蕩。
街道上的百姓們先是一怔,仿佛被這突如其來的喜訊定住了身形,隨即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起初,大家的臉上還帶著幾分懷疑,畢竟這樣的大勝太過震撼,讓人一時難以相信。
然而,當消息得到進一步確認后,百姓們的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
百姓們雖然有的時候是麻木的、是愚昧的,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會因為一場戰爭勝利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一時間,有書生模樣的人忍不住高談闊論,仿佛要將內心的喜悅都揮灑出去。
有的也有年紀稍大的老人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嘴里更是喃喃自語:
“多少年了,咱們大明終于又打了一場勝仗!”
人群中時不時爆發出陣陣歡呼,那喜悅之情,仿佛久旱的大地迎來了甘霖。
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另一邊,英國公張之極剛剛下朝,正坐著轎子準備回府。
結果突然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