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雖因虛弱而略顯沙啞,卻依然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范文程聽到這話,先是猶豫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掙扎,但最終,他還是硬著頭皮鼓起勇氣說道:
“臣這里確實有一個辦法,不過不過可能陛下不會接受。”
他微微低下頭,不敢直視皇太極的眼睛。
皇太極聽到這話,苦笑著搖了搖頭,滿是無奈與悲涼。
“眼下都這個樣子了,盛京都快要保不住了,還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你且直言,不必顧慮太多。”
事已至此,范文程也不再猶豫,他深吸一口氣,這才繼續說道:
“臣以為,眼下唯一的辦法,只有和大明議和了。”
議和?
聽到這個詞,皇太極的神色瞬間變得十分復雜,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訝,像是聽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奇談。
神色中夾雜著憤怒和不甘。
畢竟一直以來,大清都是征戰四方、開疆拓土的,何曾有過議和的先例?
而且說是議和,其實就是在求和!
畢竟作為戰敗的一方,他們根本沒有議和的資格,只能求和!
而在皇太極的眼里,求和無疑是一種恥辱,是對大清榮耀的褻瀆。
不過,皇太極畢竟是一代雄主,他強壓下內心翻涌的情緒,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悅。
隨后仔細一想,又覺得范文程說的頗有道理。
只要向大明求和,那就可以避免接下來即將爆發的那場慘烈戰爭。
畢竟真要是打起來,以建奴目前的兵力和士氣,根本不是明軍的對手。
當然,全軍覆沒的情況也不至于發生,因為在最危急的時刻,皇太極就會撤離盛京,帶著所有兵馬遁入遼東身處。
然后等明軍撤退或者放松警惕的時候,再尋找時機重新攻占盛京。
不過,如果真的能議和成功,這些撤退、逃亡的事情也就無需再做了,他們也能避免一場生靈涂炭的浩劫。
只是,他實在不確定明軍會不會答應議和?
再者說了,正常情況下,戰敗的一方想要向戰勝的一方議和,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如今還有這樣的資本嗎?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