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總共才前進了不到一百五十里路,平均下來,一天也就只能走二十里。
這速度,簡直就像是蝸牛在爬!
無奈的嘆了口氣,祖大壽又轉身回到了臨時搭建的營帳之中。
可他心中滿是焦慮,根本就坐不下來,只能他不停地在營帳中踱步。
不過,這種被迫的停留也并非全然沒有好處。
每次大軍因為道路被阻斷而停下來清理的時候,周圍的漢人百姓總會聽聞消息,紛紛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
他們衣衫襤褸,身上的衣物打著無數個補丁,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一個個面黃肌瘦,深陷的眼窩和突出的顴骨,顯示出他們長期以來的饑餓與困苦,眼神中亦是充滿了無助與絕望。
因為此次出征準備得相對充分,糧食什么的更是充沛,所以看著這些百姓們凄慘的模樣,祖大壽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憐憫之情。
再加上出發之前朱慈烺交代過要好好對待這些遼東漢人,所以祖大壽和其他幾位將領商議之后,就從軍糧中拿出一些糧食,分發給這些困苦的百姓。
然而百姓們拿到救命的糧食后,卻沒有就此離去,反而一直跟著大軍前進。
沒辦法,之前建奴為了打仗,搶光了他們所有的糧食,導致他們差點餓死,如今好不容易碰到愿意給他們糧食吃的明軍,他們怎么可能愿意離開?
離開了就會餓死,反倒是跟著大軍,還能有口吃的!
祖大壽見狀,也沒有驅趕他們,而是當機立斷將他們收編,讓他們加入到清理道路阻礙的隊伍中來。
如今,這些百姓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六萬,再加上祖大壽原本率領的十萬大軍,他現在麾下的兵力一下子達到了十六萬之多。
就連祖大壽自己,都覺得這事兒有些不可思議。
照目前這趨勢繼續往前走,他的兵力極有可能突破二十萬!
然而,人數增多帶來的問題也接踵而至,糧食的供應一下子成了大難題。
于是一大早,祖大壽特意挑選了幾名士兵,讓他們快馬加鞭,火速往錦州送了一封密信。
在這封信里,他詳細地講述了這里發生的種種情況,同時請求撥付更多的糧草,以解燃眉之急。
按照路程和時間來推算,今天中午這封密信就應該能夠順利抵達錦州。
不出意外的話,后續肯定會有更多的糧草被運送過來。
此刻,在這片滿是碎石的戰場上,寒風依舊呼嘯著,揚起的塵土彌漫在空中,讓人幾乎睜不開眼。
整個世界仿佛都被一層灰暗的紗幕所籠罩。
士兵們和被收編的遼東百姓們已經開始了緊張而又艱苦的清理工作。
他們齊心協力,用粗壯的繩索以及各種各樣的工具,一點點地撬動那些巨大的石塊。
因為太過于用力,他們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緊繃著,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有的人雙手因為長時間的勞作而磨出了血泡,卻依然咬牙堅持著。
遇到體積過于龐大的石塊,人力實在難以撼動時,他們就會使用炸藥包進行爆破。
不得不說,炸藥包這東西的威力著實巨大,在清理工作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祖大壽看著士兵們使用炸藥包爆破石塊的場景,不禁打趣地想,要是這些炸藥包管夠的話,說不定真能把建奴都炸回老家去。
當然,這種事情他也只是想想罷了。
他心里很清楚,還是得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計劃行事。
“嗚”
突然就在這時,一陣嘹亮的號角聲毫無征兆地從祖大壽的身后不遠處響了起來。
祖大壽聽到這號角聲,原本還帶著幾分輕松的神色瞬間大變。
因為他太清楚這號角聲的含義了,這分明就是敵軍來襲的信號。
很顯然,位于他身后不遠處熱氣球上負責瞭望的士兵,已經發現了建奴來襲的蹤跡,所以才急忙吹響了號角。
不過緊接著,祖大壽突然又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