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營帳像雨后的蘑菇,錯落在漫山遍野,層層疊疊望不到盡頭。
數不清的大明士兵們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長槍,整齊排列,每一個方陣都如同鋼鐵鑄就的堡壘,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勢。
獵獵作響的軍旗在風中肆意舞動,上面的大明國號醒目無比,仿佛在向他們這些失敗者宣告著勝利者的威嚴。
這般浩大的場面,好似一股無形的巨力,狠狠沖擊著多爾袞的內心,讓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多爾袞望著這如淵似海的明軍陣營,心中泛起一陣強烈的慶幸之感。
他暗自想著,還好當時皇太極英明決斷,決定向明軍求和。
若是真的與這樣龐大的軍隊兵戎相見,就憑他們那點兵力,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隨著隊伍緩緩向前行進,多爾袞的心情越發沉重,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了起來。
原來,他們的周圍不知何時聚集了不少遼東漢人。
只見這些人衣衫襤褸,面容憔悴,可眼中卻燃燒著熊熊的復仇之火,死死地盯著他們一行人。
那目光仿佛鋒利的刀刃,要將他們生吞活剝。
看到這一幕,即便多爾袞身經百戰,但此刻他的雙腿還是忍不住微微顫抖。
他心里比誰都清楚,他們之前對這些遼東百姓犯下了怎樣的罪行,說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也不為過。
如今面對這般充滿仇恨的目光,他怎能不感到害怕?
多爾袞尚且如此,跟在他身后的葉布舒更是不堪。
年僅十三歲的葉布舒,從小在盛京的皇宮中養尊處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里見識過外面世界的殘酷?
此刻望著周圍那一雙雙恨不得將他們撕碎的眼睛,他的小臉瞬間變得慘白如紙、沒有一絲血色。
嘴唇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著,幾欲哭出聲來。
再看其他建奴使團成員,他們同樣被嚇得失了分寸。
有的面色如土,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有的眼神慌亂,四處游移,不敢與周圍百姓的目光對視。
還有的身體不受控制地微微晃動,幾乎要從馬上跌落下來。
他們心里雖然明白自己是來議和的,明軍不至于對他們痛下殺手。
可這種撲面而來、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卻如影隨形。
讓他們感覺仿佛被一只無形的大手緊緊扼住了咽喉,每一次呼吸都無比艱難,實在是難以承受。
但最終,他們還是硬著頭皮來到了明軍陣營前。
畢竟都到這個時候了,想走也是走不了了。
祖大壽與建奴交戰多年,之前也與多爾袞打過交道,兩人勉強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看到多爾袞到來,祖大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似有深意的笑容,打趣道:
“喲,這不是和碩睿親王嗎?真是好久不見吶!”
多爾袞聽了這話,臉色微微泛紅,尷尬地笑了笑,笑容里帶著一絲苦澀。
隨后拱手說道:
“大人說笑了,如今我大清皇帝愿意自降國號,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我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王爺了。”
祖大壽聽了這話,心中不禁感到詫異。
他上下打量著多爾袞,沒想到曾經狂傲無比、不可一世的多爾袞,如今竟變得如此謙卑。
更沒想到皇太極居然會主動降國號,甘愿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直覺告訴他這其中肯定有什么貓膩,不過這也不是他該操心的事,他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好。
隨后,祖大壽偏過頭,看向一旁的葉布舒,只見那是一個年約十三歲的小孩,身形單薄,看上去好像比太子爺小幾歲。
眼神中更是透著一絲膽怯與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