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想也是,在朱慈烺穿越來之前,京城這邊的錦衣衛不也是腐朽不堪嗎?
更何況是遠離權力中心的南京錦衣衛呢?
但好在這個時候的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倒是個難得的忠臣。
他叫常延齡,是明開國勛臣常遇春的十三世孫,襲封懷遠侯。
常延齡在崇禎在位的這些年來做出了許多有利于國家的事情。
比如他在早些年曾給崇禎寫過一道折子,清晰的講明了朝廷當下的各種弊端,得到崇禎的嘉獎。
再比如當得知某些忠心于大明的忠臣被人冤枉入獄時,他也會設法營救。
而且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以身殉國后,常延齡也請纓出征,并親率南京城官兵赴九江加強邊防工事。
同時將常氏一族數千人編入軍隊,一同抗清。
直到南明徹底覆滅后,常延齡心灰意冷,自此遁入空門,青燈古佛了此一生。
而就在未去遼東之前,朱慈烺就曾收到過一封常延齡的密信,信中說南京的勛貴和官員們一個個腐敗不堪、難當大任。
就連他手下的錦衣衛們亦是如此,早已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希望朝廷可以重視這件事情早日做出決斷。
只不過當時朱慈烺滿腦子都是怎么打贏‘松錦之戰’,因此也沒有怎么在意這件事情。
不過現在,該是解決這件事情的時候了!
而這個時候,駱養性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畢竟這家伙身上雖有很多毛病,但不可否認,作為錦衣衛都督,他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所以朱慈烺打算把他派到南京去,讓他幫常延齡整頓南京錦衣衛。
如此一來也算是一種‘廢物利用’了。
既能解決南京錦衣衛的問題,又能告訴那些跟著他之前‘造反’之人一件事情!
那就是無論你之前犯了多大的錯、有多少人想要弄死你,但只要你忠于本宮,那么本宮都會保你一命!
如此一來,更能讓這些人忠心于他!
而且這件事,派其他人去還真不行,必須駱養性去才行。
因為駱養性是錦衣衛都督,他有足夠的威望壓制南京的那些錦衣衛。
要是換成李若璉,那可就不行了!
并且朱慈烺暫時也不會撤銷駱養性錦衣衛都督的職位,等到他協助常延齡整頓完南京錦衣衛后,再撤了他的職。
這么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為將來收拾南京那幫官員和勛貴們提前做好準備。
畢竟大明到了這個時候,對于南京的掌控力已經很弱了,那邊的官員和勛貴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皇帝。
而且別以為黨爭這種事情只發生在京城,事實上南京那邊的黨爭也十分激烈,大多數的南京官員也卷入其中。
東林黨及其他勢力在南京也有爭斗。
同時消極怠政與腐敗也極為嚴重。
不過朱慈烺暫時沒工夫收拾這群家伙,因為目前首要的任務還是先收取士紳們的欠稅和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
再然后是解決李自成和建奴,最后才會輪到這群家伙。
不過在這之前,先掌握南京錦衣衛可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等回到東宮,已然是夜深時分了。
朱慈烺下了轎子,卻并未著急回到寢宮,而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定定的站在了院內。
此時宮墻內的燈籠散發著昏黃的光,將朱慈烺的身影拉得修長。
隨后,朱慈烺轉過身去,輕輕拍了拍李若璉的肩膀開口說道:
“明日一早,你便帶著本宮的手諭前往北鎮撫司,雖說眼下不能即刻讓你擔任錦衣衛都督,但實際上,整個錦衣衛都歸你掌管。”
“待南京錦衣衛那邊的事情妥善處理完畢之后,本宮自會讓你成為名副其實的錦衣衛都督。”
雖說在這之前,李若璉心中便隱隱有了這種猜測,知道駱養性之后,這錦衣衛都督大概就是他的了。
不過在這之前乾坤未定,他也不敢真有此念頭。
直到眼下親耳聽到朱慈烺說出這番話,他的心中終于算是踏實了。
畢竟身為錦衣衛,誰不渴望登上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