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楊廣就自不必說了,估摸著一個月能上個五六次就不錯了。
唐朝一般是單日上朝,再加上每個月還會放假,所以一個月大概也就上十天左右。
元朝因為是異族,所以沒有固定上朝的概念,基本上都是根據國家的各種事物安排上朝時間的。
至于明朝
好吧!
明太祖朱元璋確實規定皇帝要每天上朝的。
這大概是因為他出身貧苦,明白江山來之不易,所以才極為勤政。
再加上因為害怕宰相壓制皇權,所以他又廢除了丞相制度,將國家大權獨攬,每日都要上朝處理大量政務。
似乎在他看來,只有通過每天上朝與大臣們溝通,才能及時了解國家的各種情況,以確保大明統治的穩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不過當然,這種規定其實并沒有持續多久就被廢除了。
原因是朱棣發明了內閣制度。
自從內閣制度誕生之后,大明朝的皇帝們就不再堅持每天上朝了。
其中更是出了嘉靖和萬歷這兩位幾十年都不上朝的活祖宗。
不過因為有內閣制度在,所以國家也基本上沒出什么問題。
直到后來,崇禎當上了皇帝。
再然后,大明就又恢復到了太祖時期的每日一朝!
在過去的十四年里,除了生病和某些特定的節日之外,崇禎幾乎每天都會上朝。
然而這并沒有什么卵用,大明該亡國還是要亡國!
崇禎的勤勉非但沒有拯救大明,反倒是把自己折騰的看起來像一個四五十歲的小老頭。
所以,朱慈烺最終決定把上朝的時間定位五日一朝。
而且也不用擔心朝政無人處理或處理不當,畢竟大明的內閣已經運行了兩百多年,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并且內閣平時辦公的地點就在皇宮之中,而皇帝同樣居住在皇宮之中,有什么事情只需要通傳一聲皇帝就能立刻知曉并做出決斷。
或者皇帝閑來無事,隨時都可以去內閣和大臣們商議國事。
再加上錦衣衛、東廠、西廠遍布天下的耳目,也不用擔心會被任何人欺騙。
總而言之,為了能活得好一點、久一點,朱慈烺覺得這樣做還是很有必要的!
他將來一定要成為大明活得最久的皇帝!
與此同時,文武百官們也終于回過味來了。
雖然剛開始有些不解,再仔細想想,這對他們而言完全是一件好事啊!
畢竟有誰愿意半夜三四點就爬起來上朝的?
誰不想摟著嬌妻美妾一覺睡到大天亮,然后也不用去見皇帝,而是直接去衙門辦公的?
這種事情只是想想就覺得美滋滋啊!
緊接著,也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句: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圣明!”
其他的文武百官也是趕忙喊了起來: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圣明!”
就這樣,關于修改上朝時間的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下了早朝,大臣們各自散去,朱慈烺回到東宮換了一身便服,然后帶著一群人打算去京營看看。
昨日下達的調兵旨意早已經傳到了京營,而且京營那邊連夜便整頓好了,今日便是京營出征的日子。
所以朱慈烺打算親自去看看,有些事情他也必須要交代一下。
不過,此次朱慈烺沒打算讓之前跟隨征戰遼東的那五萬京營士兵去干這件事。
本來按常理,此事交予他們最為合適。
畢竟他們陪著朱慈烺和崇禎歷經了遼東之戰的血雨腥風,忠誠度已然達到頂峰。
尤其是在聽聞南方士紳竟因交稅問題妄圖刺殺皇帝,他們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把那些士紳們全部都給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