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歷朝歷代的大明皇帝,皆熱衷于大量印制大明寶鈔。
就拿發明大明寶鈔的朱元璋來說吧,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單單是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朱元璋就印制過九十六次大明寶鈔。
數量全部加起來的話足足有九千五百萬貫!
差不多相當于當時大明兩年半的田賦收入了。
粗略估算一下,朱元璋一輩子最少印制了不下二十億貫大明寶鈔!!!
這么大規模的無限制刊印,又不和金銀綁定,你說這大明寶鈔能不貶值嗎?
到了崇禎年間,國家財政緊張,崇禎也是不要命的印制大明寶鈔。
崇禎元年至今,崇禎每年都要印制不少于三千萬貫的大明寶鈔用來各種開支!
按照崇禎即位十四年來算,崇禎這么些年最少也印制了五億貫大明寶鈔!
這個數字,著實是有些可怕了!
而且雖說是舊鈔兌換新鈔,看似朝廷似乎沒什么損失,但如今新版寶鈔與金銀掛鉤,光承認崇禎年間的寶鈔,差不多就得兌換出兩千萬兩白銀。
若再算之前那些大明皇帝印制的大明寶鈔,需要兌換出去的銀子簡直難以估量!
即便不是所有的大明寶鈔都能保存到現在,但只是想想,崇禎還是覺得無法接受!
然而,朱慈烺對此卻是滿不在乎。
因為早在他決定要改革大明貨幣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問題全部都考慮到了。
而且事情并沒有崇禎想象的那么嚴重,因為等到新版的大明寶鈔發布之時,他還會增加一些規定,比如提高商稅中大明寶鈔的比例。
再比如規定一些東西只能使用大明寶鈔購買,如此一來,就不會造成大批量的使用大明寶鈔兌換大明金幣和大明銀幣的場景了。
而且還可以增加大明寶鈔的流通性!
再者說了,如今內帑和戶部的錢財全部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億兩白銀、一千二百萬兩黃金,這些錢怎么著也夠用了吧?
所以在朱慈烺看來,崇禎擔心的問題壓根就算不上什么問題!
于是乎,朱慈烺隨即笑著說道:
“父皇放心,兒臣之所以敢打這個包票,自然是有解決辦法的。”
“兒臣可以保證,到時候絕對不會出現父皇你想象中的那副場景!”
“而且與大明的信譽相比,這點錢又算得了什么?”
“只要咱們承認之前的大明寶鈔并予以兌換,定能大幅提升新版大明寶鈔信譽。”
“再者,那些大明寶鈔存在的時間過長,或許已經十不存一了,又能兌換多少呢?”
崇禎聽后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反駁。
片刻之后,崇禎又無奈的嘆了口氣。
因為他突然就想明白了,列祖列宗留下的這些個爛攤子,確實也只能由他這個大明皇帝來收拾了!
他要是不收拾的話,新版大明寶鈔還有什么信譽可言?
想通了這點之后,崇禎也就不再糾結了。
與此同時,薛國觀等人此刻卻是一臉的無奈很尷尬。
雖說剛才崇禎和朱慈烺交談時聲音壓得極低,但他們還是捕捉到了一些關鍵內容。
本來偷聽皇帝和太子講話是不應該的,可這間宮殿就這么大,崇禎又沒有讓他們離開,他們就只能待在這里了。
怎么說呢?
雖然確實沒聽到什么不該聽的話,但就是感覺挺尷尬的。
不過好在在場的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稍微調整心神之后,很快就裝作一副什么都沒聽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