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暗自嘆了口氣,果然古人的思維與后世相比,確實存在巨大的鴻溝。
不過他依舊耐著性子,繼續解釋道:
“父皇,你所說的那些事情皆是陳年舊聞了,若你對外面的世界稍有了解,便不會這般論斷了。”
“海外確實有荒蕪之地,但更多的卻是富饒之地,其富饒程度,甚至遠超我大明。”
隨后,朱慈烺揀要緊的,大致給崇禎講述了他所了解的海外情形。
當然,他只稱這些都是從鄭成功那里打聽到的,畢竟鄭成功幼時隨鄭芝龍遠渡重洋,對海外諸事頗為熟悉。
崇禎聽著聽著,臉色就變了。
特別是當聽聞海外有些地方的糧食可以一年三熟,還有數不盡的金礦、銀礦、銅礦,崇禎就更加震驚了。
因為在他的認知里,大明乃是這世間最富饒的國度,卻未曾想,外面的世界竟還有比大明更為富足之地。
這一認知上的沖擊,讓他內心滿是震撼,實在難以接受。
與此同時,崇禎終于明白為何朱慈烺對此事如此胸有成竹了。
若海外當真如朱慈烺所言那般富庶,那么將宗室子弟遷移過去的話,他們或許真的不會抗拒。
但緊接著,崇禎像是又被什么念頭擊中,目光灼灼地看向朱慈烺問道:
“就算他們答應了愿意遷移去海外,可你說讓他們在海外立國,這又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想讓他們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國家,自己稱帝?”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道:
“這有何不可?他們既已遠赴海外,便不受大明轄制,讓他們建立自己的國家又有何妨?”
“況且,他們終究是朱家子弟,即便建國,也會尊我大明為宗主國,有何不妥?”
崇禎一聽這話,神情瞬間變得嚴肅,然后語氣堅決地說道:
“這件事情絕對不行!他們即便離開大明疆土,卻依舊是我大明臣子,怎能僭越稱帝?這與謀反何異?”
看著崇禎這副固執的模樣,朱慈烺在心底無奈的比了個中指。
既想將宗室子弟遷往海外,又不愿給予他們建國的機會,那么這些宗室子弟怎會心甘情愿的離開大明?
總不能人家在海外拼死拼活的打下自己的地盤,到時候還要送給大明吧?
這也太扯淡了!
但這個時候朱慈烺也不想與崇禎爭執,于是假裝思考了一會兒,這才繼續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繼續做藩王如何?在大明是藩王,出了大明,依舊是藩王。”
“如此一來,就算他們在海外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國家,那他們也是大明的藩王,那些國家和土地也依舊是屬于大明的!”
崇禎聽了這話,微微沉思了片刻之后這才勉強點頭應道:
“這般倒也可以,真要是能像你說的這么做的話,朕就答應了。”
眼見如此,朱慈烺隨即笑道:
“父皇放心,事情不會出什么岔子的!”
但實際上朱慈烺心里清楚,無論現在崇禎答不答應,到最后都無關緊要了。
因為等這些藩王到了海外之后,他們就算是自立為帝,崇禎到時候也鞭長莫及了。
可很快,崇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神色一凜,再次說道:
“對了,別的地方朕管不著,可你說的那些能一年三熟,且有金礦、銀礦的土地,絕不能分給他們。”
“這些土地,得留給咱們自己。”
朱慈烺頓時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剛才也就隨口那么一說,怎么崇禎就立刻惦記上海外的那些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