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池中碧水悠悠,荷葉田田,偶爾有幾尾金魚游過,泛起層層漣漪,顯的十分愜意!
就在這時,李若璉匆匆走來。
朱慈烺察覺到有人靠近,抬眼望去,隨后就看到了李若璉。
“什么事?”
朱慈烺問道。
李若璉趕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根據錦衣衛密報,最近一段時間京城里有不人正在大肆收購舊版的大明寶鈔。”
朱慈烺依舊舉著魚竿,連動也沒動,只是淡淡的問道:
“如果本宮沒有猜錯的話,做這件事的應該是那些官員還有勛貴吧?”
李若璉趕忙再次說道:
“太子殿下圣明,確實如此!”
“經臣調查,參與此事的都是朝中勛貴子弟以及一些大臣的家屬。”
“這幾天,他們正在以六十五文左右的價格大量收購大明寶鈔。”
“據錦衣衛了解,最近市面上的大明寶鈔幾乎都被他們收購了。”
朱慈烺聽到這話,依舊并未太過在意。
就在這時,水面上的浮漂突然抖動了一下,似乎有魚兒上鉤了!
朱慈烺趕忙提起魚竿,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魚鉤上面空空如也,壓根就沒有魚兒上鉤。
朱慈烺撇了撇嘴,隨后又便又不緊不慢地將魚鉤甩了下去。
其實吧!發生李若璉剛才所講述的那些事情完全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
他心中明白,無論何時何地,一旦朝廷有新政策出臺,那些身處高位的權貴階層總是能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利益契機。
并且成為率先受益的群體。
這種現象幾乎是歷史發展進程中難以避免的頑疾,即便到了后世,類似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因此朱慈烺并沒有刻意去改變這一點。
而且,在朱慈烺看來,這樣做也并非毫無益處。
權貴們大量收集民間的舊版寶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能加快新版寶鈔的流通速度。
再者,這件事其實與底層百姓關系不大。
這是因為平日里百姓們主要使用銅錢進行交易,最多有點碎銀子傍身。
大明寶鈔這種面額較大、使用場景相對局限的貨幣,他們平時并不常用。
使用寶鈔最多的,還是京城中的那些勛貴、官員以及商戶們,因為朝廷早有規定,一部分賦稅需要用大明寶鈔繳納。
不過
朱慈烺手握魚竿,靜靜思索了一會兒,覺得也差不多該宣布貨幣改革之事了。
畢竟,大明寶鈔、大明金幣和大明銀幣都已經制造出了不少,而大明皇家銀行你馬上就要完成改造了。
從各方面情況來看,確實到了將貨幣改革事宜正式提上日程的時候了。
嗯,你沒有看錯!
朱慈烺并未打算大興土木,重新建造一座大明皇家銀行,而是打算發翻新一座府衙,用來當做大明皇家銀行的衙門。
畢竟北京城歷經三百多年的風雨洗禮,城內各種建筑星羅棋布,風格各異。
無論需要何種功能的建筑,總能從中找到合適的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