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如今計劃已然失敗,想必左良玉很快就會追上來,我們趕緊撤吧!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張獻忠眉頭緊皺,面露不舍道:
“你說的本王也都明白,不過好不容易打開城門,怎能就這么撤走?”
“大軍沒糧食的話,撤走也是死路一條,不能撤!”
張獻忠說著,目光死死地盯上了眼前的信陽城。
羅汝才急得直跺腳,聲音也提高了幾分。
“大王,都什么時候了,你還想著糧草!等左良玉追上來,命都沒了!”
“糧食沒了可以再搶,命要是沒了,還搶什么?”
“大王莫要意氣用事,保命要緊啊!”
但張獻忠此時紅了眼,根本聽不進羅汝才得勸告,眼神中更是透著瘋狂。
“羅將軍,本王心意已決,你也不用再勸了,不過本王答應你,快速劫掠一番之后就立馬撤退,絕不停留片刻。”
張獻忠并非不懂羅汝才的擔心,可大軍缺糧,攻城又死傷了不少人。
要是不劫掠一番就撤退的話,他怎么向眾人交代?
真當他手下的這群老營是好糊弄的?
一旁的劉文秀本來也是打算勸張獻忠盡快撤退的,可看到張獻忠這般模樣,他就知道自己是勸不動的。
只好沉默不語。
羅汝才見張獻忠這般執迷不悟,頓時氣得滿臉通紅,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強忍著怒火默不作聲。
他開始在心中暗自盤算,若此時獨自帶領自己的人馬撤退,張獻忠必定會立刻和他翻臉。
到時候不等左良玉來,自己就可能被張獻忠斬殺。
為今之計,他只能先留在這里靜觀其變了。
反正只要左良玉一來,他就立刻帶著自己的人馬撤退。
張獻忠傻,但他可不傻!
就在張獻忠沉浸在即將入城劫掠的美夢中時,不遠處變故突生。
只見信陽城的城門突然“轟”地一聲倒地,一股嗆鼻的硝煙裹挾著厚重的塵土噴涌而出。
緊接著,讓所有人意料不及的一幕不然就發生了。
無數明軍突然好似猛虎出山般沖了出來,而為首之人的正是汪喬年。
此刻的汪喬年身披甲胄,騎在一匹膘肥體壯的黑色戰馬上,眼神中盡是狠辣于決絕。
在他身后,則是為數不多的三千兵馬!
汪喬年高高舉起手中的長劍,劍身寒光閃爍,大聲呼喊道:
“兒郎們,如今正是報效國家的關鍵時刻!絕不能讓這幫賊寇踏入信陽城半步!今日唯有拼死一戰,隨我殺賊!”
話音剛落,無數官兵如同洶涌的潮水,吶喊著從城內沖出,瞬間與城外的農民軍短兵相接。
城外正在攻城的本來就是普通的農民軍,或者說的更接近一點其實就是普通的農民。
眼看著數千人的官兵突然從城內沖了出來,這群農民軍瞬間被嚇得轉身就逃,即便有不怕死的拿起武器沖向了官兵,也都在瞬間被砍死了。
在原本的歷史記載中,汪喬年本就是一位忠義之士,并且最終以身殉國。
只是沒想到,在這信陽城下,為了守護這座城市,他似乎要提前以身殉國了?
汪喬年心里清楚,一旦讓張獻忠攻入城內,自己和將士們都將性命不保。
包括城內的大多數百姓也是如此!
反正左右都是死,倒不如和張獻忠拼個魚死網破,就算戰死,也能留下千古美名。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崇禎會不會承認他是以身殉國的。
畢竟誰都知道,崇禎可是一個刻薄寡恩之人。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顧不上那么多了
伴隨著汪喬年率兵殺出,瞬間讓張獻忠一方亂了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