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聚攏這十萬多農民軍,就必須提供足夠的食物,否則移民戍邊的計劃根本無法實施。
不過好在朱慈烺早已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此前便下令,各省收繳上來的欠稅無需全部運往京城,需留下一部分充作軍餉和應急糧食。
例如安徽一帶稅收,一大半會運往京城,另外一小半則會運到合肥儲存起來。
如此一來,汪喬年只需與安徽方面溝通協調,便可獲得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
左良玉得知這個消息后,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終于算是落了地,暗自慶幸太子的先見之明。
另外,打了勝仗后,邀功領賞和撫恤傷亡的士兵也是重中之重。
以往明軍與農民軍作戰后,士兵總是得不到應有的獎勵,戰死沙場的士兵家屬生活無依,受傷的士兵也得不到妥善的治療。
這就導致明軍作戰時消極怠工,不愿拼命。
左良玉此次經歷大戰,也算是損失慘重了,若朝廷不給獎勵和撫恤,軍隊士氣必將受挫。
同時這也是衡量朝廷能否讓河南一帶明軍盡心盡力效力剿滅賊寇的關鍵。
簡單來說,這功勞他們算是立下了,就看崇禎愿不愿意給錢了!
于是乎就在當晚,兩封密信便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兩天后,京城。
這天早上,朱慈烺照例進宮向崇禎皇帝和周皇后問安。
在古代,無論是太子還是皇子,每日都要向皇帝和皇后問安,這是孝道的體現,也是宮廷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
既然穿越到這個世界,朱慈烺自然也必須遵循這一規矩。
問完安后,朱慈烺又陪著崇禎在御花園里喝了杯茶。
緊接著就在朱慈烺準備離開時,一個人影突然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口中還高呼道:
“陛下,太子殿下,大喜啊!河南捷報!”
父子二人聽到這話,不約而同的抬頭望了過去,就見不遠處,李若蓮滿臉欣喜的跑了過來,手中還拿著兩封書信。
崇禎看起來似乎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朱慈烺卻大概猜到一些。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左良玉打了大勝仗。
隨即,李若蓮來到二人身邊,恭敬地呈上書信道: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河南傳來捷報,左良玉左將軍以兩萬軍隊大破賊寇二十萬大軍!”
“什么?快拿來看看!”
崇禎聽到這話,頓時就抑制不住嘴角的喜悅,連忙吩咐了起來。
一旁的王承恩立刻上前,從李若璉手里接過書信后,便將兩封書信分別遞給了朱慈烺和崇禎。
崇禎接過書信后迫不及待地便打開了書信,只見這封書信是左良玉所寫,信中詳細描述了信陽之戰的戰斗經過。
以及他是如何以兩萬大軍擊敗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的。
當然還著重說明了一下他此戰的功勞。
崇禎看完之后,臉上笑意更濃。
因為他是真的沒想到左良玉竟能立下如此赫赫戰功。
以往左良玉雖然也打過勝仗,卻從未有過這般輝煌的戰績。
與此同時,朱慈烺也在手中汪喬年寫的書信,內容同樣是關于信陽之戰的。
二人看完各自手中的書信后,又相互交換了起來。
片刻之后,崇禎放下書信,一臉感慨的說道:
“真沒想到,左良玉竟會立下如此大功,看來朕以前真是小看他了。”
朱慈烺放下書信,回應道:
“父皇,并非你小看了左良玉,而是以前朝廷財政拮據,拿不出足夠的錢糧出來,所以左良玉才刻意保存實力,不愿全心為朝廷效力。”
“再加上父皇此前對將士們賞罰不夠分明,有些刻薄寡恩,他們就更不愿賣命了。”
崇禎聽到這話之后面露尷尬,他雖然知道朱慈烺所言屬實,但是這番話實在是讓他有些下不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