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此時放在他面前的,赫然便是《大明日報》,而且是從發行日至今所有的《大明日報》。
劉文秀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但也猜到應該是錦衣衛放的,便將《大明日報》抱進房間。
李定國看到后,好奇地問道:
“這是什么東西?”
劉文秀搖搖頭:
“暫時不知道,應該是錦衣衛放的,上面好像記載了很多事。”
說著,劉文秀隨手拿起一張《大明日報》翻看起來。
很快,他的臉色變得古怪起來。
李定國不識字,不知道上面寫了什么,但見劉文秀表情怪異,又問道:
“怎么了?”
劉文秀沒有回答,又拿起一張報紙翻看。
片刻后,他一臉詫異看向李定國道:
“定國,看來咱們還是小看朝廷了。”
李定國一臉不解,說不明白這話是什么意思。
但劉文秀也沒多做解釋,繼續翻看手中的報紙。
作為識字的讀書人,他深知這些報紙的價值。
接下來的一天時間里,劉文秀都在翻看《大明日報》。
而且每看到重要內容,他都會講給李定國聽。
李定國聽著聽著,突然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因為他突然覺得,如今的大明朝似乎真的和以往不一樣了
隨著夕陽西沉,夜幕宛如一塊巨大黑色綢緞從天際緩緩鋪展開來,悄無聲息地籠罩了整個大地。
東宮書房中,鎏金燭臺上的蠟燭明明暗暗地搖曳著,將書房映照得影影綽綽。
朱慈烺正坐在桌前,審視著手中的奏折。
時而微微頷首,對奏折中的內容表示認可。
時而提筆批注,筆尖在宣紙劃過,留下一道道墨跡。
一旁,李若璉正站在那里,有條不紊地匯報李定國他們的情況。
盡管之前朱慈烺特意交代,在這三天的時間里讓李定國等人自由行動,但錦衣衛肩負著維護京城安全的重任,又怎會真的對他們放任不管?
畢竟這些人可都是賊寇啊!
所以李定國一行人的一舉一動,都在錦衣衛密切的監視之下。
就連他們所投宿的那家客棧,也是錦衣衛提前打過招呼的。
想想也是,李定國他們幾人連證明身份的文書都沒有,若沒有錦衣衛的安排,又怎么可能順利住下呢?
片刻之后,朱慈烺放下手中的折子,目光轉向李若璉,開口問道:
“所以,他們今天一整天都沒有出客棧?”
李若璉趕忙恭敬地回答:
“回稟殿下,確實如此,錦衣衛早已將客棧包圍,臣可以以性命擔保他們今天絕對沒有踏出客棧半步。”
“臣猜測,他們是因為心存畏懼,所以才不敢出來。”
“不過,殿下吩咐送去的《大明日報》已經按時送到。”
“并且劉文秀和李定國整整一天都在研讀《大明日報》,如今差不多已經看完了。”
朱慈烺微微點頭,對此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驚訝。
他心里清楚,劉文秀身為讀書人,對《大明日報》這樣新奇且充滿信息的事物根本無法抗拒。
更何況他們現在身為朝廷的俘虜,內心必定極度渴望獲取朝廷的相關信息,而《大明日報》無疑是了解朝廷動態的絕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