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即便如此行事,仍會有不少百姓在寒冬中遭遇不幸,但這已是朝廷目前能做到的最佳方案了。”
李邦華和倪元璐默默點頭,對朱慈烺的話表示認同。
緊接著,朱慈烺將目光轉向倪元璐,繼續說道:
“至于京城本地、以及陜西河南的過冬問題,可按兩步走。”
“首先,以朝廷的名義,在不擾亂棉花市場物價的前提下,收購民間的新棉花。”
“其次,大量收購民間的舊棉花,包括京營、騰驤五衛及周圍駐兵的舊棉花,由朝廷出錢回收,重新加工后,售賣給當地百姓。”
“依你估算,如此操作后,大概還缺多少棉花?”
倪元璐低頭沉思,在心中迅速地盤算一番后,拱手回稟:
“回太子殿下,按照臣的估算,若照此辦理,朝廷最多可在民間收購一百五十萬斤至兩百萬斤棉花。”
“再加上舊棉花的回收利用,大概仍差三百萬斤左右便可以滿足今年的過冬需求了。”
朱慈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缺少的這三百萬斤棉花,你們不必擔憂。”
“本宮之前已經和鄭家商量,會從海外運來一批棉花,少數也有三百萬斤以上,最多再過十天左右,這批棉花就能運到京城來。”
“如此一來,今年的過冬難題也可以得到徹底解決了。”
倪元璐和李邦華對視一眼,臉上皆是差異,很明顯他們沒有想到朱慈烺居然早就想到了棉花短缺的問題,并且一早就從海外購買了。
一瞬間,這兩人都是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因為這樣一來的話,今年不僅能讓所有將士換上兩套新棉服,還能保障百姓的過冬需求。
雖說此舉耗費巨大,但如今的大明,在財政上倒也能夠承受。
反應過來之后,二人連忙再次拱手,齊聲說道:
“殿下圣明!”
當然,所謂的從海外運棉花都只是朱慈烺拿來騙他們的。
一來是朱慈烺之前其實也了解過海外棉花的價格,得知海外棉花價格其實與大明本土相差無幾。
二來則是從海外運輸棉花,往返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
而兩個月后,大明早已是冰天雪地,在時間上根本就來不及。
因此這三百萬斤棉花,朱慈烺決定從系統中兌換。
而且他打算兌換多一些,最少兌換出五百萬斤出來,然后確保更多的百姓可以順利度過這個寒冬。
按照普通一套棉衣五斤棉花來算,最少可以拯救一百萬人的性命!
再多就不行了,因為再多的話就會導致市場棉花掉價,然后那些之前種植棉花的百姓也會放棄種植棉花。
如此一來的話,明年的棉花產量畢竟會大量縮減。
總而言之,兌換物資也是個技術活啊!
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想到這里,朱慈烺就不得不感慨一下了。
還好他有系統,不然面對眼前的這種困境還真沒法解決了。
畢竟身處于明末這個時代,就算身為穿越者,不開掛也是拯救不了大明的!
當然,即便解決了棉花的問題,也不算是徹底解決了百姓以及官兵過冬的問題。
因為冬天除了必須要穿暖之外,也是需要生火做飯的。
而這個時候,燃料也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