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他們的速度比起朝廷來慢了一拍,所以暫時還沒有正式銷售。
不過這也只是遲早的問題了
又過了兩天,在《大明日報》的加持下,京城之中蜂窩煤的生意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大街小巷都彌漫著這新奇事物帶來的熱鬧氣息。
一些專門售賣煤炭的店鋪內,蜂窩煤堆積如山,巔峰內的伙計們也是忙得不亦樂乎,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彼此起伏。
有的店鋪為了爭搶生意,甚至還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服務。
別看這蜂窩煤似乎賺不到什么錢,但是勝在量大啊!那些百姓一買就是幾百塊,這么算下來,利潤也算是頗為可觀了。
總的來說,朱慈烺還是很滿意眼下的情況的。
這天早上,朱慈烺剛用過早膳,突然馬寶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太子爺,兵部尚書李邦華李大人在門外求見,看起來似乎有什么要事!”
朱慈烺聽到這話,多少有些好奇,但還是說道:
“帶李大人去本宮的書房!”
隨后,朱慈烺便來到了書房,沒過多久,李邦華便到了。
“臣李邦華,參見太子殿下。”
見到朱慈烺,李邦華趕忙拱手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隨后示意馬寶搬了一張椅子讓他坐下,然后這才問道:
“李大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
李邦華抬起頭,神色認真嚴肅的說道:
“殿下,臣聽聞了蜂窩煤之事,臣覺得這確實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所以臣斗膽請求殿下,能否將這蜂窩煤運到遼東那邊去?”
“遼東地區苦寒無比,將士和百姓過冬艱難困苦,而這蜂窩煤價錢便宜,比煤炭可是省錢多了,定能解將士和百姓燃眉之急。”
不得不說,李邦華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以前從京城往遼東運送煤炭,運費消耗加上各種成本,一斤煤炭的最終成本有可能會高達五十文一斤!
可要是運蜂窩煤的話,最終成本最多也就是十文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確實可以向遼東運送大量的蜂窩煤用來保證遼東的將士和百姓過冬。
然而聽到這話的時候,朱慈烺卻是微微搖頭,神色平靜而堅定的說道:
“李大人,此事不妥。”
什么?
李邦華瞬間一臉驚愕,雙眼瞪得如同銅鈴一般,似乎完全沒想到朱慈烺會拒絕。
畢竟之前三百萬斤棉花說給就給,怎么到了蜂窩煤這兒就不給了?
要知道蜂窩煤的價錢可是連棉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啊!
緊接著下一秒,李文華疑惑地問道:
“殿下,這是為何啊?遼東乃是苦寒之地,確實非常需要此等價格低廉的取暖之物啊!”
眼看著李邦華這是誤會了,朱慈烺趕忙笑著解釋道:
“李大人誤會了,本宮并非不想給,而是早已有了解決此事的方法。”
“近日遼東的錦衣衛來報,說是在阜新一帶發現了大量的煤礦,據探查,其儲量可能和京西煤礦相差無幾。”
“足夠遼東當地的將士和百姓們使用幾百年了,他們需要的煤礦可直接從那里獲取,還能供應到宣府一帶。”
“所以本宮才會說從京城運送蜂窩煤到遼東不妥!”
李邦華聽完這些話之后瞬間就驚呆了,半晌都說不出話來。
很明顯,他著實沒想到居然還有這等事。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