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接到朝廷進京的命令,他滿心都是擔心,因為他知道此行不僅路途遙遠、還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
畢竟農民軍屠殺大明宗室的事情他還是知道的,萬一在路上不小心遇到農民軍,然后被殺的話那可就完蛋了!
所以想來想去,他決定給遠在陜西的秦王朱存極寫封信,希望秦王能和他一起進京。
在肅王朱識鋐看來,秦王一脈已經在陜西繁衍快三百年了,不說富可敵國,但肯定也是富得流油,護衛怎么著也比他多,和秦王一起進京的話,安全方面肯定是有保障的。
秦王朱存極念著同宗的情誼,又看肅王確實處境艱難,就答應了和他一起走。
于是,等到肅王朱識鋐帶著宗室自己來到西安之后,他們這才從西安出發。
一路上翻山越嶺,經過山西、河北,總算是來到了京城。
他們這次一共帶來三千多宗室子弟,因為普通的宗室子弟是不能進京的,所以就被安排在了城外。
只有秦王朱存極和肅王朱識鋐帶著數十位郡王,在錦衣衛的帶領下進了京城。
而且至此,所有的還活著的大明藩王都來到了京城。
負責接待他們的錦衣衛帶著秦王一行人,沿著京城寬闊又干凈的街道,直接往臨時安排的王府而去。
一路上,秦王朱存極和肅王朱識鋐時不時的就被京城的熱鬧景象給吸引住了目光。
只見街邊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各種招牌在微風里輕輕晃悠。
店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眼睛都看不過來。
叫賣聲一陣接著一陣,行人多得擠來擠去,到處都是車水馬龍,一片繁華的景象。
這和他們各自的封地比起來,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不過想想也是,他們的封地最多也就是幾萬人、十幾萬人,而這京城可是足足有一百二十萬人,這人數可是差了十倍之多!
不多時,眾人便來到了一座碩大的王府面前。
這座王府雖然并非新建,但也修繕得頗為齊整,朱紅色的大門莊嚴肅穆,門前的石獅子威風凜凜,彰顯出皇家的威嚴。
這是為肅王朱識鋐準備的王府。
而在距離此處不過數里之外的地方還有一座差不多的王府,是為秦王朱存極準備的。
兩位王爺剛一安頓下來,錦衣衛便送來了至今為止所有的《大明日報》。
秦王朱存極之前在封地時,曾偶然見過這份報紙,因此并不感到新奇。
但同行的一些郡王從未接觸過,因此拿到報紙后,他們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臉上寫滿了好奇,迫不及待地坐下來仔細研讀起來。
看著這些郡王們專注的模樣,秦王朱存極心中泛起一絲感慨。
這些年輕的宗室子弟,對京城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可他們哪里知道,這京城之中暗藏的波濤洶涌,猶如平靜湖面下潛藏的洶涌暗流,遠非他們所能想象。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暗流吞噬!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來到了晚上。
趕了一天的路,秦王朱存極也是有些累了,正打算早點休息的時候,突然一名仆人走了進來。
“王爺,外面有人求見,說是其他幾位王爺派來的,邀請您前去赴宴,要為您接風洗塵。”
仆人說著,恭敬的遞來了一張帖子。
秦王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即心中大驚。
要知道在這京城之中,藩王們私下相聚,這可是犯了朝廷大忌,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秦王并沒有直接答應,而是伸手接過了仆人遞來的帖子,打開一看,果然是其他幾位藩王的帖子。
可這就讓秦王更加疑惑了,按理說這些藩王應該也明白藩王不可私交的道理,怎么會這么明目張膽的邀請他去參加宴會呢?
仆人見秦王眉頭緊皺,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說道:
“王爺,剛才那送帖子的人說了,陛下曾經下過一道圣旨,允許他們這些進京的藩王私下會面,在我們來到京城之前,其他的幾位藩王都已經見過面了。”
“除此之外,那人還說了,自藩王進京之后,一舉一動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因此也不必擔心陛下會心生猜忌。”
秦王聽后,這才松了一口氣,但心中仍不免覺得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