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朱慈烺本想制作一個地球儀,因為他覺的這玩意能更好的展示整個世界。
可在仔細查閱資料后得知,明朝早就已經有了類似的東西了。
這個東西就是西方傳教士繪制的《萬歷坤輿萬國全圖》了。
這玩意兒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張明朝時期的世界地圖。
朱慈烺得到之后,在此基礎上又憑借自己腦海中的知識,補充了一些地理信息,才有了如今這幅獨特的地圖。
與此同時,眾藩王望著這幅地圖,皆是一臉茫然,不知道朱慈烺這到底是要干什么?
朱慈烺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隨即這才說道:
“諸位不必拘謹,都請上前細看。”
藩王們聽到這話,這才小心翼翼地走上前,隨后圍在地圖旁,眼睛一眨不眨地仔細端詳。
很快,便有眼尖的藩王發現了地圖上標注的大明版圖,不禁驚呼出聲:
“怎么回事?我大明疆域怎會如此之小?”
其他藩王聽到這話,隨即也都望了過去。
緊接著他們就看到在這碩大的地圖上,大明的領土不過占據腦袋大小的區域,與整個地圖相比,顯得極為渺小。
看著眾藩王都是一臉驚訝的樣子,朱慈烺則是耐心的解釋道:
“正如諸位所見,此圖乃是按比例縮小繪制,哪怕大明疆域遼闊,但在這個地圖上也不過占據了區區一席之地而已。”
“其余各處,亦按相同比例呈現,諸位不妨仔細瞧瞧,這世界究竟有多大。”
藩王們雖然不怎么了解海外,但肯定都不是蠢笨之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隨即紛紛將目光投向地圖的其他區域,待看清上面林林總總的國家與地域標注后,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此前一直局限于大明的天地,萬萬沒想到,在大明之外,竟還有如此廣闊無垠的天地,許多國家的版圖,竟比大明還要龐大,這讓他們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朱慈烺繼續說道:
“近些年來,不斷有海外學士來大明做官,根據他們的經歷和講述,海外之地并非荒蕪貧瘠。”
“那里有的土地肥沃,糧食一年可三熟。”
“有的地下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金銀銅鐵,應有盡有。”
說著,朱慈烺指向地圖上的一處地點說道:
“比如此處,便有一座巨型銀礦,儲量達數萬萬斤,即便開采百年,亦難以采盡。”
“還有這里,盛產銅礦。”
“這里金礦儲量頗豐。”
隨著朱慈烺的講解,藩王們的眼神逐漸明亮起來,原本對海外的恐懼與抗拒,也漸漸消散。
他們開始意識到,海外或許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可怕,將他們分封到海外,說不定還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能讓他們在新的天地里開辟屬于自己的輝煌。
不過即便如此,部分藩王保持著清醒與冷靜,并未被眼前這幅宏大的地圖和朱慈烺極具誘惑性的話語沖昏頭腦。
他們可不是懵懂無知之輩,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海外的每一寸土地分明都有其歸屬。
這就意味著即便朝廷要將他們分封到海外,他們到了那兒,還得靠自己去打拼、去征服,重新打下一片江山。
可他們對海外的各種勢力和人文風俗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對于當地的兵力部署更是一無所知。
如此境況,這場海外征程該如何開啟?
難道真要指望那數量本就有限的宗室子弟去沖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