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就在這時,朱慈烺突然開口問道:
“對了,昨日不是讓你們推選此次出征的將領人選嗎,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薛國觀聽到這話,從袖口掏出一份折子,然后恭敬地說道:
“回太子殿下,臣等昨天和兵部尚書李邦華李大人商量了一下,最終確定了一些名單,還望太子殿下過目。”
緊接著,這份名單便被王承恩遞給了朱慈烺。
朱慈烺打開看了一下,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別人,正是天津總兵曹友義,然后是黃蜚,再然后是鄭芝龍。
在他們后面的,則是廣東水師、浙江水師,以及一些他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官職和名字。
無一例外,都是水師將領!
事實上內閣大臣們當然知道曹友義和黃蜚是動不了的,但反正只是推薦而已,他們也就把這兩個人的名字加了上去。
當然,朱慈烺也不在乎,因為他心里早就有了一份自己的名單。
之所以讓內閣準備這份名單,也只是走個過程而已。
因此朱慈烺只是大概看了一下,然后便道:
“這份名單本宮先收下,等到和父皇商議確定之后,再決定最終的人選。”
幾位內閣大臣聽到這話自然也沒什么好說的,趕忙應道:
“臣遵命。”
隨即朱慈烺又交代了一些其他事情,這才讓他們退下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來到了三天后,而這一天,鄭芝龍終于進京了。
相較于之前的那次進京,這次鄭芝龍整個人顯得滄桑了許多,不過也自信了許多。
不過想想也是,整整在海上吹了半年的海風,能不滄桑嗎?
之前來到京城的時候,鄭芝龍多少有些畏手畏腳,唯恐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什么人。
但這次,他可是什么都不怕了!
不過為了保持低調,不讓有心之人做文章,他還是沒有穿上那一身蟒袍,而是只穿了一件常服、帶著十幾個親兵就來到了京城。
本來按理來說,大臣進京應該是要先去拜見皇帝的,特別是像鄭芝龍這樣的一方大將。
但是很明顯,這次不一樣。
因為剛進城門,鄭芝龍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赫然便是他的兒子鄭成功!
只見此時的鄭成功如青松般站立在一輛裝飾精美的朱漆馬車旁。
那馬車四角垂著暗紋錦緞,在微風中輕輕飄動,車廂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似乎在彰顯著不凡的身份。
馬車旁邊,還有數個身著便服的侍衛站姿挺拔,他們看似隨意地站著,可眼神銳利如鷹,時刻警惕地觀察著四周。
腰間若隱若現的刀柄和袖口隱約可見的金線刺繡,無一不透露著他們絕非尋常之輩。
然而此刻的鄭芝龍眼中只有自己的兒子,根本無暇理會其他事情。
他用力一夾馬腹,棗紅馬長嘶一聲,如離弦之箭般朝著鄭成功疾馳而去。
與此同時,鄭成功也看到了鄭芝龍,隨后大步朝著鄭芝龍走來。
“父親!”
鄭成功的聲音中充滿了欣喜,臉上亦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鄭芝龍在兒子面前勒住馬韁,翻身下馬的瞬間,他那粗糙的雙手便緊緊地扣住鄭成功的肩膀,然后上下打量著眼前的鄭成功,眼中滿是欣慰與驕傲。
數月未見,鄭成功曬黑了不少,臉龐更加棱角分明,身姿也愈發挺拔。
那一身勁裝下,隱隱透露出一股歷經沙場的英武之氣。
想到兒子在松錦之戰中奮勇殺敵,還立下了功勞,鄭芝龍的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
他重重地拍了拍鄭成功的肩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