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是沖著一旁的馬寶招了招手。
馬寶立刻心領神會,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早已備好的圣旨走了過來,隨后緩緩打開,高聲道:
“毛承祚、毛承祿、毛有杰接旨。”
三人聽到這話,急忙再次下跪,神情無比緊張。
下一秒,馬寶的聲音在書房內回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憶昔東江鎮總兵毛文龍,披肝瀝膽,守疆衛土,于皮島孤懸之地,獨撐危局,率孤軍而御強虜,設奇陣以掣敵鋒,使建奴不敢輕舉妄動。
數年之間,遼東稍安,其忠勇可昭日月,其功績當載史冊!
然奸佞袁崇煥,矯詔擅權,蒙蔽圣聽,竟行鴆害忠良之舉,致毛文龍蒙冤而逝,忠魂含恨,令朕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今真相大白,忠臣冤情得雪,特為毛文龍平反昭雪,追封其為東江侯,賜謚號‘武愍’,享太廟春秋祭祀。
其爵位由長子毛承祚承襲,世襲罔替,次子毛承祿、三子毛有杰,皆封游擊將軍,以彰其門。
望毛氏后人承先輩之志,效命疆場,為我大明再立殊勛!
欽此!”
不得不說,這道圣旨簡直堪稱又臭又長,比以往崇禎下發的圣旨都要長的多。
朱慈烺第一次看到這道圣旨的時候也有些懵逼,他不是沒看過崇禎封賞的圣旨,但無論哪一次都沒有這么長。
之前的封賞圣旨基本上也就不過百字,可這次卻將近三百多字。
朱慈烺心中明白,這大概是因為崇禎對毛文龍心懷愧疚,才會在詔書中如此詳細地闡述毛文龍的功績,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情。
隨著圣旨宣讀完畢,毛文龍的三個兒子早已熱淚盈眶。
淚水順著他們的臉頰滑落,滴落在地上,此時他們心中的激動與感慨,簡直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父親的死,終于得到了應有的昭雪,家族也迎來了新的希望與榮耀,多年的等待與堅持,在此刻都有了意義。
下一刻,三人趕忙再次拜謝。
“臣接旨,拜謝陛下圣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來按照原本的計劃,這道圣旨是要在明天上朝的時候,由崇禎親自宣布的。
只不過剛巧這道圣旨目前還在東宮,所以朱慈烺就先拿出來了,也能讓他們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提前感受到朝廷的誠意。
緊接著,朱慈烺看著三人道:
“都起來吧,本宮還有別的事情要跟你們說!”
三人聽到這話,這才趕忙站了起來,然后等待著朱慈烺接下來的話。
只見朱慈烺的神色開始變得嚴肅起來,隨后正色說道:
“本宮也不瞞你們了,如今朝廷之所以要為你們的父親毛文龍平反,還有為他追封爵位,除了感念你們父親之前的功績之外,還因為另外一件事情。”
朱慈烺說著,便將朝鮮使臣來到了大明求助,以及大明針對朝鮮以及建奴的謀劃都說了出來。
反正眼前的三人也都不是外人,沒什么好隱瞞的。
而三人聽到這話之后,瞬間也是恍然大悟了起來。
緊接著,朱慈烺繼續說道:
“總而言之,朝廷即將在朝鮮駐軍,位置很有可能就在皮島,而你們的父親毛文龍,曾經在皮島有著極高的威望。”
“所以本宮希望毛承祿、毛有杰你們二人能夠跟隨大軍前往朝鮮,幫忙收復你們父親毛文龍曾經的舊部。”
“即便那些舊部已經不在了,當地肯定也流傳著關于毛文龍的事跡,有你們在,還是可以收服一些當地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