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經過商議,想要請求陛下在朝鮮駐兵,以幫助朝鮮對抗日本。”
雖然朝廷早已下定決心要往朝鮮駐兵以牽制建奴,但是明面上卻不能這么說。
畢竟在名義上,建奴也是大明的藩屬國,如果公然以對抗建奴的名義往朝鮮駐兵,在道理上根本說不過去。
萬一建奴以此為借口大做文章,那大明便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顯得極為無理。
畢竟大明還是要臉的!
不過,這可難不倒心思活絡的內閣大臣們。
既然不能拿建奴做文章,他們便將目光轉向了日本。
反正近些年來,日本確實一直在侵擾朝鮮和大明沿海地區,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簡直猶如禽獸。
秉持著幫助朝鮮抵抗日本的名義往朝鮮駐兵,如此一來,誰也無法說三道四。
就算建奴知道了大明的真實意圖,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指責。
因為日本騷擾朝鮮沿海地區這件事,建奴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們本來就將朝鮮當作和日本的緩沖地帶,根本就沒心思去幫朝鮮對付日本。
而這,恰恰給了大明一個絕佳的機會,能夠順利地在朝鮮駐軍,實現對抗建奴的戰略目標。
與此同時,在聽到這話的時候,眾臣的反應也有些不太一樣。
有些人一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此只是在心中暗笑。
有的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覺得朝鮮真不要臉,明明都已經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怎么還求著大明幫忙打日本?
要知道之前萬歷年間的時候,大明可是幫助過他們打敗了日本,可他們最后還不是成了建奴的藩屬國?
簡直堪稱背信棄義!
雖然這其中并不是朝鮮愿意的,但事實就是事實。
不過但這件事情是內閣提出來的,而且內閣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們這些人也不好再說些什么。
緊接著,內閣的其他幾位大臣和兵部尚書李邦華也站了出來,紛紛表示支持此事。
也看著時機差不多了,崇禎假裝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后便說道:
“諸位愛卿說的沒錯,雖然朝鮮名義上已經不是大明的藩屬國了,但畢竟在之前他們確實忠心于大明,而且他們之所以臣服建奴確實也是被迫的,既然如此,朕決定派兵支援朝鮮,在朝鮮駐兵用來抵抗日本。”
聽到這話,內閣大臣們趕忙躬身道:
“陛下圣明。”
緊接著其他臣子也都紛紛附和。
“陛下圣明。”
就在這時,崇禎突然又開口說道:
“除此之外,朕今日還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眾人聽到這話,趕忙安靜下來,等待著崇禎接下來的話。
只聽崇禎繼續說道:
“朕近日來,時不時總會想起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被袁崇煥冤殺的東江鎮總兵毛文龍。”
“朕之前殺袁崇煥的時候,本來就想要為毛文龍平反,只是當時諸事纏身,大明岌岌可危,所以這件事情也就一直耽擱了下來。”
“直到之前遼東大勝,朕突然又想到了毛文龍,朕覺得不應該讓如此忠臣蒙冤,所以想要為毛文龍平反,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聽到這話的時候,朝堂之上突然就安靜了下來。
知道內情的人自然知道這是因為什么,而一些不知道內情的人卻是瞬間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