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東宮,朱慈烺還沉浸在送別時的場景中,一時間思緒萬千。
可突然就在這時,馬寶匆匆跑來,手中緊緊攥著一封密信,氣喘吁吁地說道:
“太子爺,這是左良玉左大人八百里加急從河南發來的緊急軍報,請您過目!”
馬寶說著,將手中的軍報遞到了朱慈烺面前。
八百里加急?
從河南發來的?
聽到這話的時候,朱慈烺心中頓時不由得咯噔一聲,一股不好的預感瞬間充斥在了他的內心。
因為他知道,河南肯定是出事了!
朱慈烺接過密信,指尖觸到信紙的瞬間,竟感覺有些發涼。
隨即他緩緩拆開信封,就連手上的動作仿佛都變得格外沉重。
果然,只是一眼,朱慈烺的心跳不由得便加快了幾分。
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握著信紙的手不自覺地收緊。
和他預想的差不多,確實是河南那邊出事情了。
在經歷了之前的那場大戰之后,左良玉的軍隊在當地休養了十天,然后再度踏上追擊農民軍的征程。
可就是這短短十天,局勢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竟大災之年,餓殍遍野,流民們如同風中浮萍,只要能給他們有飯吃,他們自然愿意賣命,只求能活下去。
張獻忠抓住這個機會,在短短十天的時間,他的部隊就像被吹脹的氣球,再次從數千人迅速擴充到十萬人之眾。
但即便如此,左良玉也沒什么好怕的,畢竟之前都打敗了張獻忠二十萬大軍,如今怎么會怕這十萬大軍?
可是等他好不容易追上張獻忠,卻發現對方變得狡猾無比。
只要探聽到左良玉的大軍逼近,張獻忠便立即下令撤退,只留下小股部隊騷擾拖延。
而且這些留下來拖延的農民軍也被刻意訓練過,他們就像山間的狐貍,在樹林間、村落里神出鬼沒,不斷騷擾著左良玉的軍隊。
這就導致左良玉始終無法找到張獻忠的主力部隊。
就在左良玉一籌莫展之際,他突然又得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
那就是張獻忠居然帶著軍隊去投奔李自成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左良玉當然是又驚又怒,因為一旦張獻忠和李自成匯合的話,那他可就無可奈何了。
因為這兩者會合的話,雙方的兵力超過了六十萬。
而且李自成可不比張獻忠,他的嫡系部隊、也就是所謂的老營之前從未經歷過什么殘酷的大戰,所以兵力和戰斗力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
如果這個時候左良玉再帶兵去追的話,那么毫無疑問,他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
因為兩萬朝廷兵馬,是絕對打不過整整六十萬農民軍的!
三十倍的兵力差距,任誰都不敢拿性命開玩笑。
左良玉只能無奈地在南陽扎下營寨,將這緊急軍情寫成密信,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于是就有了眼下這幅場景。
朱慈烺看完信,只覺得后背一陣發涼。
因為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此前,他用盡手段想要將張獻忠和李自成這兩股勢力分隔開來,然后想辦法各個擊破。
可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這兩人還是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一支更為龐大的農民軍。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事情似乎又很合乎情理。
畢竟在張獻忠眼里,如今的左良玉就像一條死死咬住自己不放的瘋狗,每一次交鋒都要從他身上撕下一塊肉。
他要是不想辦法擺脫左良玉,遲早要被他消滅殆盡。
這個時候,投奔李自成似乎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畢竟李自成擁兵五十多萬,麾下精銳如云,而且還是他的老熟人,若能與之聯手,不僅能擺脫左良玉的糾纏,還能保存實力。
事實證明,張獻忠賭對了。
當他帶著十萬大軍投奔李自成時,左良玉便再也不敢往前一步。